2021-01-13

当孩子冲你说这些“刻薄”话,你的回答很重要!

我们常常说,“孩子无条件地爱着父母。”这话没错。

但是,爱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

孩子对父母,一直都是有爱也有恨、爱恨交织的。

所以,今天我们想聊聊孩子对父母的“恨”和“攻击”。

孩子3~6岁期间,进入一个很特别的阶段。他们此时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开始出现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现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显而易见,这个阶段的孩子真正发现了“爸爸、妈妈、我”之间的三角关系。若是男孩,可能会和妈妈亲密,有排斥爸爸的倾向;女孩则和爸爸亲密,有排斥妈妈的倾向。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父母二人以夫妻关系为重,亲子关系为次,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才是一起的,这样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孩子对父母都是又爱又恨的。而做父母的,能够确保整体上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爱的成长环境,并能够接住孩子的恨意,而不是去报复孩子,非常重要。

假如父母自身力量不足,当孩子问出:“爸爸,你什么时候死?”爸爸恼羞成怒,批评孩子乱说话,那么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报复。是把自己放到了跟孩子同一个位置上,没能够容纳孩子话里话外隐含着的死亡焦虑,以及竞争意味的试探。这就不利于孩子的安全感建构,以及未来竞争意识的发展。

这样的孩子,他早就被自己的父母打蔫儿了,你要他如何敢去跟外部世界的其他对手竞争呢。

这时候,父亲应该怎么回应他呢?那位心理治疗师给了一个示范回答,即跟儿子说,“我总有一天会死的,但我想这一天不会那么快到来。”

仔细体会一下这个回答当中的深长意味,寥寥数字,满足了儿子所有的显性和隐性的需求,潜台词是:“儿子你放心,你总有一天会比父亲强壮,会取代父亲的权威地位;但你也不用担心,爸爸还会陪你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当感受到孩子的攻击和恨意,请一定不要被情绪带跑了。

首先,请接受那样一个爱恨交织着的孩子!那才是一个完整且鲜活的生命的样子。

在孩子攻击我们的那个当下,确保孩子不伤到别人&自己的前提下,淡定地把TA带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陪TA平复情绪,尔后再跟孩子就事论事不迟。

这样被父母接纳和涵容的孩子,以后的人格才可能发展得更健全,也更强大,因为孩子早早就从父母这里明白了:

不管什么事让我感到难过或高兴,我都能自由地把它们表达出来;

我不必为了取悦谁而面带笑容,我也不必为了别人的需要去压抑我的烦恼和忧虑;

我可以生气,没有人会因此死去;

当你伤害了我的感情时,我可以大发雷霆,生活也不会因此停摆;

我会有需求,有情绪,会苦恼,会犯错,但是我很好;

我拥有活泼泼的生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0-01-13,又一年,过去了13天。有人说因为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日程,所以日子过的快,有人说因为每天都在重...
    a93a5161d68c阅读 236评论 0 0
  • 母亲很多次都说我和她相克。从小就能感觉得到周围的邻居也好,母亲也好,更多的是喜欢我姐。姐的性格很坚强,有脾气,只是...
    腐女一枚阅读 215评论 0 2
  • 英语学习 Why Do Doctors Wear White Coats? Many medical studen...
    爱秋拾阅读 584评论 0 0
  • 暴风雨该来的迟早会来,今天下午和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又指责我,不让我去学习,我彻底疯掉了,失去了理智,把我...
    21c9c49bb6b9阅读 124评论 0 0
  • 《奇葩说》的金句:“年轻人经常说一句话:再不疯狂就老了,那老人也需要疯狂,再不疯狂就没了。” 大笑。 这一期辩论的...
    和煦小城阅读 2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