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学习,就怎么教学


3.4晚上迎来《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一次网络授课,信息量大,不乏抽象艰深的理解难点,但值得深味。

本次授课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

1、学习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2、行为主义理论对“学习的发生”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在今天不适合?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怎么发生的?

今晚最重要的是对比了两种认知理论对学习发生的理解: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前者属于过去,而建构主义则属于当下。具体地又对第一章中的三个核心观点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其中涉及了大量初中理科的实例,有些费解,还需反复咀嚼。

但收获了一点:警惕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误读和滥用。行为主义本质上把人异化,像驯兽般进行教育,往往剥夺了学生对学习价值的深入探索,当学生被奖赏等外在的动机驱动,所着迷时,他就愈加远离知识本身的魅力。即使行为主义取得了表面巨大的成效,取得了学生的服从,但这是否代表着教育的成功?

需要警惕的是,作为教师的自己,是否也在潜意识中把自己训练成行为主义的结果?我们的阅读、写作,究竟是出于外在压力的迫使,还是内在成长的需要?前者不可持续,而且终将导向放弃,而后者,才可能建构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对话和关系,并通向超越。

当我们这样去理解教育,理解自己时,也就理解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因为你怎样理解学习,你就怎样教学。而这深埋于潜意识中,也许这正是这门课程,需要帮我揭秘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