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雨给我打电话,音色如常,她说她婆婆刚刚夸她了,我问,她夸你什么?小雨说,她夸我“懂事”。
我背脊一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几秒钟窒息般的沉默后,小雨平静地说她决定不离婚了,她会原谅刚子,忘记那个女人,然后和刚子继续好好地生活。
我心疼小雨,一个吃碗葱油拌面都要把葱一颗颗挑出去的女子,眼里绝容不得半点沙子,现在却要容下另一个女人。换来的,仅仅是“懂事”两个字。这份懂事的代价沉重得有些残忍。
什么是懂事?
懂事是宽容,是成熟,是在适当的时候说合适的话,是在体谅到别人的难处后不再苛责。
懂事,明明是个褒义词,听起来却总透漏着一份心酸和悲凉。
懂事以后,你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隐藏情绪,学会了向生活妥协。
懂事就像一张网,把我们的稚气,任性,棱角,冲动都包裹在里面。让我们看起来成熟,理性,大度,善解人意。但仅仅是看起来。
有个网路热词叫“懂事崩”,意思是一个懂事的人,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理智地崩溃。
不能在白天,因为会影响工作,不能在家里,因为会让家人担心,不能嚎啕大哭,因为会打扰邻居。
所以,懂事的人最好选择在夜里静静地崩溃,默默地流泪,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不妨碍他人,第二天神色如常地去上班。谁也不知道,你已经懂事地发泄过了。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懂事的?
是当朋友说“改天请你吃饭”,我们不再追问“改天是哪天?”的时候。
是男朋友问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你明明想要一个限量款的名牌包,却告诉他想要一支口红的时候。
是我们生了病,受了委屈,却依然在电话里跟家人说“一切都挺好的”时候。
我们“懂事”了。
我们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坚强,也越来越不需要爱。好像什么事情都能自己解决,所有苦楚也能独自扛下来。
然而,并不是啊。外壳越坚硬的人,内心越柔软。当我们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的时候,你会不会讨厌那个卑微的自己。
人情练达,内心自洽。懂事也该有个分寸。这个分寸就是你自己内心的秩序和标准。
不喜欢的人不必与TA交恶,但也不用勉强自己去和TA做朋友,离开就好了。遇到矛盾,先别忙着妥协,在迁就别人之前先问过自己。
隐藏情绪会让你显得成熟,但喜怒皆形于色的你也很可爱。开心就笑,难过就哭。真实一点,才更有人情味。
有时候,我们不必太懂事。不依赖也不迁就,体谅别人但更在乎自己。如果你遇到了懂事的人,请善待他们,如果你就是那个懂事的人,请善待自己。
余生,请为自己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