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固有模式叫做我以为,有一个固有惯性叫做临场发挥,有一种思维叫做自以为是。大脑的工作本是创造和潜能的发挥,而习性却把大脑运用成了一个思想的巨人,在脑海里演绎的多么完美,构造的是如履薄冰,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是一塌糊涂。我以为那一切都是我以为的以为,为什么会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做以说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导师修炼落地计划已经第九期了,离结业还有三期,我们的首批导师种子就毕业了,回望这九个礼拜,从如何上台、如何破冰、如何翻转、如何自我介绍、如何制作课件、如何销售自己、如何破胆、如何在演讲过程中运用肢体动作,到如何短时间路演销售、告诉我们路演销售的五个步骤。在听完老师介绍分解每一个步骤以后,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然而在上台以后当讲到一半出现了思绪脱节,导致后续凌乱,不仅自己乱,而且听众也会被弄的云里雾里。不知道演讲的中心点到底是什么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已经走了九期了,可回望过去的八期的练习学习后,有多少时间做回顾、做练习、做复习、做巩固,基本都已经被自己给遗忘了,更不用说练习了。 今天在路演到后面思绪混乱的时候,那一刻对于练习这一次触动很大,还好今天是在内部学习的路演演讲,如果今天是一个大场那就等于砸场子了。临场发挥在我身上这一刻使用应该换一个词叫操之过急或者自以为是,临场发挥是需要无数次的累积经验后,才能呈现的出来的结果。就如蓓蕾老师所分享的,一次成功的演讲是通过一百场的经验累积所呈现的,同时什么事不是会了、脑袋里演绎了就可以讲了。而是在做了以后精炼了,不断练习精进了,不断修整、调整、归纳、总结、提升、改进后才能真枪实弹上战场。所以接下来如若自己要成长至真、至诚、至纯、至善的有良知的教育人,唯有练习,复习巩固在加练习、练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