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近现代史,其实是在广州写就。
一直在书本上了解广州的我,终于在去年底有了一个出差广州的机会,匆匆一瞥这个城市。
此前,作为北方人,我的足迹从未到达岭南地带。乍到广州,看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芭蕉、椰这类北方只有在温室里才能见到的植物,煞是惊奇;还有街道两旁的绿化树、“浑身”都是根系的榕树,也是头一次见到。
“羊城”的来历
西周时期,据说有五位先人手持谷穗,骑着五色仙羊降临广州,许诺此地“永无饥荒”,广州遂得名“羊城”“穗城”。其实位于珠三角丰腴之地,不用仙人许诺,也会是五谷丰登的吧!
博物馆
到一个地方,自然首先要先了解一下博物馆。新建的广东博物馆,在珠江北侧。
博物馆外观较为别致。
广东三大民系
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
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六世纪壮族先民地区古越族俚人著名的女首领。
冼夫人出生在南北朝时代岭南高凉郡的一个俚人大首领的家庭,少年时已经“幼贤明,多筹略,抚循部众,能行兵用师”。
年轻的冼夫人精明能干,有计谋,会领兵打仗,又经常劝自己的亲族做好事,因此俚人都尊重她。父亲也非常疼爱她。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冼夫人聪明能干,就派人到冼家为自己的儿子冯宝求亲。冼家答应了这门亲事。公元535年,冼夫人大约20岁,嫁给了汉族人高凉太守冯宝。婚后夫妻俩共同主政,推行政令,一起处理政事。
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冼夫人以南越部族首领的身份“请命于朝”,与丈夫冯宝统率大军下海南,建置了崖州,使朝廷在归附于她的土地上加强了国家对那里的管治,重新隶属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结束了海南岛六百多年疏远祖国,为中国版图有名无实的局面。
陈隋更替之际,她以祖国统一为重,以岭南的粤西、桂南、海南广阔的土地归顺隋朝,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有《曲江集》,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划龙舟是地方强项。
韩愈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大怒,要处死韩愈,经人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阳后,适逢大赦,同年十月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短暂的潮州生涯,不过八个月,却给潮州乃至广东增色不少。著名的《祭鳄鱼文》,韩愈刺史与鳄鱼们循循善诱、先礼后兵、讨价还价了一番,将鳄鱼从潮州溪流中赶逐到了潮州南边的大海。潮州人给韩愈立祠,至今还保留着孩子上学前要先到韩祠的传统;每逢祠内橡木花开,乃是潮州盛事。苏轼撰写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本身亦是一座文坛丰碑。
科举卷子
南方铜鼓
地方特产:端砚
小时候看过一个包公的小人书,说包公清廉,似乎就是在附近某地为官,有人送他端砚,拒不接受。由此对端砚留下印象,今日始得一见。
祖庙
据说是黄飞鸿家的祖庙,可惜没能进去参观。
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算是中国近代史的前传。
骑楼
骑楼算是广州这里的特色建筑。临街的一层当作人行道,既可以遮风挡雨,也增加楼上建筑面积。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石室天主堂
大教堂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历时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
教堂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1861年耗资40万法郎建立,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是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的哥特式建筑之一,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堂”。
光孝寺
逛完天主堂,再看光孝寺。
光孝寺是广州最早的佛寺,是广州市四大丛林 (光孝、六榕、海幢、华林寺)之一。
该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22O 一265)之孙赵建德的住宅。
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为庙宇,命名“制止寺”。
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弘法时,在此建大雄宝殿。
南北朝梁朝时代,印度名僧智药禅师途经西藏来广州讲学,并带来一株菩提树,栽在该寺的祭坛上。
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中国佛教史上,光孝寺具有重要地位。自从昙摩耶舍在此建寺讲学以后,先后有许多名僧也来此传教。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惠能大师。大唐仪凤元年(676),高僧慧能曾在该寺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为该寺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据说就是在这里,惠能大师结束多年的隐居生活,来到人群中,说出了“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施主心动”的偈语,从此开山立派,光大祖堂。
749年,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被飓风吹至海南岛,然后来广州,也在此住过一个春天。
寺院气势十分雄伟,殿宇结构威严壮丽。大雄宝殿是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高的台基上,钟、鼓二楼分建在殿之左右。
殿内是新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宝殿台基左右两侧还有一对石法幢。
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大殿为东晋隆安五年昙摩耶舍始建,历代均有重修。现面宽七间35.36米,进深五间24.8米,高13.6米,为岭南最雄伟巍峨的大殿。
伽蓝殿为明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面宽、进深均三间。
六祖殿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建,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两殿多处仿大殿做法。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屋背跨度增大,体现了中国唐代以来的建筑风格。中国南部的许多寺院都仿照该寺的样式。
瘗发塔高7.8米,呈八角形,七层,每层有八个神龛。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六祖慧能在菩提树下剃发为僧后,当时的住持法师印宗把慧能的头发埋在这里。后建塔以资纪念。
黄埔军校纪念馆
坐轮渡过河,夕阳西下,磅礴的河水,一抹晚霞,非常壮观。
到达黄埔军校,可惜来得晚了些,已经闭馆,只能在外面远远看一下;留待下次再来参观了。
其实该去的地方还很多,越秀公园、小蛮腰等景点,诸多的近代史纪念场馆,都没来得及参观。不过问题不大,以后有机会来过春节,再续写此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