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亲自到长安城外迎接慕容垂,他高兴地拉着慕容垂的手说:“上天降到人家的豪杰,一定会携手共同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真是天意啊,我要和你共同平定天下,然后把你的故国归还给你,这才是天下的美事啊!”
慕容垂谦恭地说:“寄人篱下的臣子,能够被免罪已经是大幸了,哪里还敢奢望别的荣耀。”苻坚非常高兴,对慕容垂及慕容令、慕容楷等都封赏官职赏赐巨万。
前秦的丞相王猛可是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的一等一的谋略家,他深知慕容垂有雄才伟略,才智无双,怕将来引以为患,便对苻坚说:“慕容垂父子就像蛟龙猛兽,不是会寄人篱下之人,早晚会成为我们的敌人,不如趁早除了他们。”苻坚非常信任王猛,可这件事没有听他的,王猛见劝谏无效,便在心中暗自谋划。
现在慕容垂已经投奔了秦国,苻坚便没有了后顾之忧,找燕国索要当初答应割让给他的虎牢以西的土地,燕国自然不肯,苻坚正好以此为理由,决定讨伐燕国,命王猛率步骑出兵。
出发之前,王猛提出了一个要求,以慕容垂的世子慕容令熟悉燕国情况为名,让慕容令给自己当参谋向导。这毕竟是攻打慕容垂的祖国,也正好以此要慕容垂证明自己对秦国的忠心,断了他的后路,慕容垂看着笑眯眯的王猛,咬咬牙答应了。
出征的前一天晚上,慕容垂家里来了位客人,王猛。这位苻坚跟前的第一红人,儿子还在他手下当差,慕容垂哪里敢怠慢,于是盛宴招待。王猛本就是才高八斗足智多谋,慕容垂也是一代豪杰见多识广,两人越谈越投机,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后,两人几乎都要结拜为兄弟了。
临别之时,影帝王猛情深义重地对慕容垂说:“我现在快要出发了,你送我点什么东西呢,好让我睹物思人。”慕容垂论心机深沉哪里是王猛的对手,他解下腰间的金刀递给了王猛,说:“这是我随身之物,从未离过身,现在就送给王兄。”王猛接过金刀,感动地说:“待我凯旋之日,我们再不醉不归!”
王猛在大军快要到达洛阳的时候,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计划,他花重金买通了慕容垂的亲信金熙。金熙手持金刀来到慕容令的帐中,带去了所谓慕容垂的口信:“吴王说,我们父子到秦国是来逃命避祸的,可是王猛心胸狭窄,视我父子如仇敌,天天在秦王面前排挤我们,秦王表面上对我们仁厚友善,内心怎么想的我们也不知道,只怕我们父子是难逃一死。而且听说自从我们走后,燕国朝廷已经开始后悔了,希望我们父子回去,所以我决定回国,特地派金熙拿我的佩刀来通知你,我已经出发了,你也赶快找机会走吧。”
慕容令对此十分怀疑,可是又没有时间和办法去证实,而且佩刀千真万确是父亲随身佩戴的,他想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下定决心,带领着他的随从逃回了燕国。
王猛大喜过望,也不追赶,马上派人将消息传回长安。慕容垂听说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辩解都不敢,连夜出逃,结果被追兵追上,押回长安。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苻坚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亲切地安慰他说:“你因为家国争斗才投靠到我这里来的,你儿子心怀故土,这也是人各有志,不值得深究,然而燕国就快灭亡了,也不是慕容令所能拯救的,可惜他白白进了虎口而已。何况父子兄弟,罪不株连,你又何必惧怕到这种地步呢。”仍然像过去一样对待他,慕容垂感激涕零。
再说慕容令跑回燕国后才发现上了当,顿时天旋地转,而慕容垂仍然受到苻坚的器重并未受到任何影响,燕国对他这个莫名其妙的二次叛徒当然心存芥蒂,于是把他流放的遥远的沙城监管起来。
慕容令知道朝廷迟早不会放过自己,于是筹划反叛。沙城有很多被流放的士兵,还有那个告密的慕容麟,他虽然出卖了父兄,也没有得到重用。他们都表示愿意追随慕容令,慕容令于是带领他们起兵反叛袭击了威德城,占据了沙城,并准备去袭击龙城。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那个神奇的慕容麟第二次出卖了自己的兄长,他向龙城的守卫告了密。慕容令的偷袭失败了,并被潜伏在身边的涉圭一刀杀死,这次起兵以失败而告终。
慕容令是慕容垂最优秀的儿子,也被誉为慕容氏这一代最杰出的人才,可比慕容恪,王猛的这一计虽然没有除掉慕容垂,却葬送了他身后的希望。
王猛这一生为政为人,除了这一件事,都当得起光明磊落四个大字,后人有人评说王猛是因为嫉妒慕容垂才行此毒计,笔者倒更愿意相信他是真心为了苻坚的统一大业着想,才行此非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