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IT系统仅靠先进武器还不够,还要有科学化管理。”
作者:任正非,2014年12月8日、2015年1月6日
来源:任总在质量与流程IT管理部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IT部门提供IT保障要因时、因地制宜,为前方解决问题,支撑优质作战。
1、重点建好“从中心仓到站点”接入系统。
解决“从公司到中心仓打通”的骨干系统畅通问题,这几年进步非常大,我相信能在一两年内做到高水平;但是“从中心仓到站点”的接入系统要做到灵活机动,我们做得还不够,所以现在重点要把接入系统建好。“从中心仓到站点IT打通”项目组分工不变。邓飚总负责,把干线和新业务管清楚;陶景文重点是代表处责任体系挖潜,流程接入体系落地。
有人说现在修了“高速公路”,但没有业务规则,你们可以起草,然后征集所有相关部门意见,围绕业务目标“多产粮食、增加土地肥力”来形成共识。最后形成有效规则,每个部门都要遵守。
什么是规则?具有确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邓飚:新IT系统架构有很大变化,以服务一线作战为基础,按不同兵种构建了快速的接入系统。在接入系统里,数据可视透明,快速跟主干系统发生联动,以此提升一线整体作战效率。)
2、建立标准化、简单化的共享中心。
IT如何支持战略指挥授权系统,如何落实流程责任制?
不能说点了按钮,命令就下达了,谁监管、谁统计、谁测试?
共享中心变革的目的是要标准化、简单化,让大家使用方便。流程IT部门人员的思想要去掉创新观念,不要把流程设计得弯来弯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多产粮食及增加土地肥力,凡是不适合这两者的改革,都是多余的环节,要砍掉。
3、IT系统建设过程中“掺沙子”。
你们要从前线找一些有基层项目实践经验的明白人,作为XX代表,研究时参与评估、输出贡献。他们虽然不懂IT,但明白业务实际需求,而且有一定的交付能力,同你们一起作战,也培养出一些前线的种子。
4、希望IT的扇形管理,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
IT要把前线当作客户,因时、因地制宜,为前方解决问题。
比如,在一些落后国家,网络带宽不够,有些员工不睡觉,轮流排队下载文件。这种情况下,可以多花一些钱来解决问题,比如租赁卫星等。公司通信费用可以进入空耗系数,全球各地区均摊。可以从发达地区多收一些,补贴给艰苦地区。
公司有钱了,为什么还是农民的工作方法?艰苦地区的工作本来就复杂,创造价值很难,如果网络速度还很慢,那就更难。提高带宽,艰苦地区的员工把业务做得好一些,也可以多拿奖金。
又如,在埃博拉、战争地区,为什么非要强调在华为IT内网去下载文件,而不能直接用外部网络下载呢?我们公司不能系统性的失去网络安全,但局部性的网络安全出现漏洞,问题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