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原文: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译文:人生在世不必勉强去争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救助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图报,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图报了。
个人见解:
1
读古书时,我习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读。不是因为我否认了圣人的存在,而是我相信人性都有弱点。所以,我并不想从一个圣人的角度来读这些书。因为,我做不到。我只能在读这些话的过程中,去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和现象。同时,给自己更高的要求。我不想成为圣人,也成不了圣人,只能做更好的自己。
2
功劳是否应该争取?
这是一个问题。我想话不可太绝,做事还是应该见机行事。作为人来讲,工作至少也是为了生存。先谈生存,再谈其它。当然,工作也不可能只为生存,因为工作确实也可以给我们更高的收获。在工作中,我们得到的不只是报酬,还有朋友、学习以及幸福感等等。
关于工作中的功劳,如果是自己的,还是要去争取。如果没争取到,那也没办法。但是生活在这世间,不要被过度的功利心所驱使。不是自己的功劳,万不能玩弄一些手段去争取。比如: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却把别人的功劳占位己有,这都是不正当的手段,而且是不合“道”的。
3
是否希望别人报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帮助了别人大多还是希望有所回报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我们不必觉得自己的想法很龌龊。因为想法和事实未必一样,就像我们有个邪恶的念头,但是我们未必一定要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接纳自己。
另外,这样的想法只是一个“感性”的冲动,我们需要用“理性”去思考。毕竟,帮助别人就希望别人感激自己,这也不是很现实的。以前听过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有困难,一般情况不要找那些你帮过的人,而要找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当然,这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讲。有一个“栽培效应”。就是你帮助过的人,你更愿意再去帮助他们。就像你养一株花一样,你会一直培育。
4
其实,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是一定要选择谁来帮助自己,而是首先要学会自助。当我们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选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是我们帮助过的人,倒并不一定有那么一个原则。
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人是需要感恩之心的。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应该有两颗心。畏惧之心,和感恩之心。如果没有畏惧之心,人将变得很可怕;如果没有感恩之心,人将变得很冷漠。”所以,从自身角度来看,我们自己应该有感恩之心,至于别人,我们管不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没有人是永远的傻瓜。当一个人一味付出,而得不到回报时,长此以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会破碎的。所以,我们能说一定不需要别人的感恩,或者一定需要别人感恩吗?也许二者之间还有更多的选择。无论怎样,人都是需要有感恩之心的,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5
当然,功劳是否要争取,是否应该要别人的感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存在争议。我也不是要改变谁的看法,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如果能做到“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也许我们能更加平和地去生活。
END.
如果喜欢,就点我一下吧!
如果不喜欢,提个建议也很好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