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说起心理咨询师的收入情况,自感囊中羞涩,有点儿入不敷出的感觉。恐怕目前在医院单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收入,在我们市级这个级别的医院,真的是少之又少啊!都不好意思说啦!收费低、耗时长、投入多、收入少、求助者寥寥无几是现状,每个月的学习、体验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基本上一个月的绩效剩不下几个子儿了。
想想我们平时一同学习的小伙伴,怎么觉得人家混的那么潇洒啊!同事说,那是人家家底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的是斜杠小青年,多才多艺,技不压身,一专多能!我们就不一样了,只能仗着工资混日子啦。是啊,在一起学习的同伴,一年十几万的投入,也大有人在,不知人家的收入来自哪里?还有和我一起玩耍的几个姐妹,自由职业者,每天在微信圈里,飞来飞去,宝马车开着到处溜达,也不知道她正经的职业是在做什么?看来俺,真是井底之蛙了,呆在自己的世界看到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还真是很精彩,要不是迫于学习、买房,还真不以为钱是好东西呢。
一种人是含金钥匙出生的,生来就不缺钱,故而视钱为粪土;而我,打小在农村出生,看到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劳累一年换回的薄薄的一叠钱时,那可是全家一年的开销啊。我若认为钱不是好东西,实际上是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能力不足啊!君子爱钱,取之于道!不义之财,我是不碰的!作为上班一族,只知道按部就班劳作,埋头工作,无法获悉圈外的信息化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经营状况?!可能更多的是不敢去想,想想自卑就又来了,40多岁的人了,还在为经济的事情动脑筋,唉!有一种日子叫生活,有一种日子叫活着!虽然幸福感来自于比较,也理解跟金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是一种合理化的解释啊,没有了经济做基础的生活,幸福的质量有保障吗!不在乎拥有很多,至少满足一下基本需要吧,比如听个课,参加个啥培训班之类的事情,平时再买件不是大牌的衣服,这开销得保障吧。
看来还是需要有挣钱的能力的,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至少远水解不了近渴,理想和梦想自然要有的,人生价值也要实现的(即使现在还闹不清),似乎处在一种奋斗小青年激情洋溢阶段。听听心动,想想感动,蠢蠢欲动,就是不动,学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却总迈不出这一步!人生的痛苦来自不合理,觉得事情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哪有那么多该与不该啊!拿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比对一下,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才发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不留神回到解放前!别说是想做成“精”了,连狐狸都还不是呢,还得从头再来啊。为了实现那几个模糊的层次论,先擦亮眼睛把它看得清楚些吧!从现在起付诸于行动,得先要学会挣学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