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一天,祥根两兄弟就忙起来了,那是来英家发嫁妆的日子,兄弟俩开着拖拉机运了两趟才把东西运完。
运过来的有大红色双人床、衣柜、箱子、梳妆台、方凳、马桶;红色的热水瓶、脸盆、水桶;大红色的龙凤呈祥被子、枕头,竟然还有成堆的新生儿衣服。
最醒目的是一辆崭新的凤凰自行车,铮亮铮亮的,上面还系着红绸带。
新娘的弟弟跟着拖拉机过来,拿了个鼓鼓囊囊的红包,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这一天,李家村的人几乎踏破了祥根家的门槛。
“啧啧,这自行车好贵吧,听说是上海产的,上海是大城市,东西都好得很。”
“这床和家具怕不是红木吧,摸着手都感觉舒服。”
“这被子枕头上面的龙凤和牡丹,是电脑绣花,高科技啊,镇上都少见呢。”
“王婶你看,有这么多小孩衣服,说什么呢?我就说吧?哈哈。”李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盯着小孩衣服不放。
李老太老神在在地跟着看热闹地屋子里外地跑,唾沫横飞地介绍每一样嫁妆地非比寻常。
一个农村老太,以非凡地学习能力,迅速把别人夸赞地说辞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介绍词。
“这自行车是我亲家托人从上海带回来的,在镇上找的最好的师傅组装的;这被子枕套都是电脑绣花,南京来的。家具是她家里早就打好了,油漆是进口的。”
热闹到晚上,村里人的兴奋劲还没过去,毕竟,第二天才是迎亲的时候。
国庆节当天,公鸡还没有打鸣,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祥根和龙根的拖拉机一前一后停在门口,坐垫靠背、车身贴上了大红的喜字。第一辆拖拉机后面端端正正绑了一个红绸子装饰的椅子,车上两个箩筐,放了花花绿绿的糖果,还有炒熟的花生、葵花子,还有大串的鞭炮,成捆的爆竹。
兄弟俩满面红光,都穿着新做的中山装,祥根的是黑色的,龙根的藏青色。祥根的头发都梳得整整齐齐,还上了油,李婶开玩笑说苍蝇站上去都要滑下来。
李老太说了,祥根娶媳妇要好好热闹热闹,约了村里年龄相仿的小子来帮忙,总共有七八个,有三四个专门负责散糖,有三四个负责放鞭炮和爆竹。
祥根手里拿了两条大前门,放到拖拉机座位上,熟练地把水加到柴油机头里,用小扳手摇了起来,发动机的突突声逐渐规律,他利索地跨到座位前,坐了下去。
村里不是第一回办喜事,这次大不一样。不说那成筐的喜糖,大堆鞭炮爆竹,就这两辆拖拉机的气派,是前所未有的,足够包揽村里人接下来一两年的谈资。
新娘家就在邻村,顾村,平时走路也就二十分钟不到,但是接亲这一天,两辆拖拉机硬是绕到镇上走了一圈,鞭炮放了一路,连镇上的人都知道李老太家娶媳妇了。
热闹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到了新娘顾来英家门口。祥根拆开一包大前门,在门口就招呼起来,小伙子们就给过来看热闹的庄邻发糖果。
“接新娘子啦,接新娘子啦。”门口的小伙子们扯着嗓子喊,鞭炮爆竹不要钱似的放,糖果逢人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