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里面有不同的个性。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因为环境就是社会性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通常并不知道人的这种社会性是来自于哪里,为什么可以改变自己?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乌合之众》说的也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组织或团队里面往往会变得失去理性,做出一些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展现一些没有理性的行为。
书中的作者阿伦森是美国当代心理学的泰斗人物,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女朋友在大学教室里一起听马斯洛需求心理学课程。他后来在回忆那时候说:我放开了女朋友的手,开始做笔记,从此失去了女友却找到了天堂。由此他就踏进了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大门一直到成为名人。
现从如下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这本书。
第一,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就是指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亚里士多德说:我们人类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离开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我们也就不属于人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在这个社会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包括在生存环境里周边的人。在生活环境里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工作玩境里包括上下级同事。在一个地方生存就涉及到既要工作也要生活。就要接触很多错综复杂的人,在这些人传统的风俗习惯、文化观念里无形中就会有影响,再通过沟通互动就会形成社会个体内心和个体周边环境的社会情境。在路上开车遇到路怒症就是最典型的社会情境下的社会性动物的例子。斯坦福大学曾经用两组学生扮演监狱里面的犯人和监管警察,这个实验本来是要做两个月时间,但是做到一个星期之后已经做不下去了,是因为做犯人那一组受到了做警察那组粗暴的虐待。这个就是社会场景下的不同角色里所展现的人性。通常在有了权力之后,或者是在权威的环境之下,或者是从众的场景之下人类都有控制不了而失去理性的这种现象。所以说人是社会性动物。
利用好这社会性我们才能够更加智慧的生活。社会性是指我们相互之间那关系必然的联系。比如说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他就会学习得更好,在一个好的机构里,利用这个社会性让他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在一个单位里为了促进其他同事,往往树立标杆也是通过社会性来影响其它人。
第二,我们的思想往往是保守狭隘的。当我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偏见和认知之后。脑区为了节省能量往往就是直接的反应。把我们已知的认识,遇到的事情的就直接形成反应,这个时候其他的不同的思维与认识,都往往很难让我们接纳让我们理解,这时候就是固化思维,并不断在寻找不同的证据和说服力强的方式方法。所以说我们的思维是保守的不开放的。
知道我们的思维特点,我们就要时刻清醒思维的固化性,有时候就要刻意的让思想开放,更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或换位思考,多换场景或多换角色以便在不同的视角里面全面的去看问题。
第三,态度和行为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必然存在的关联性。并不是说有了这样的态度和想法,就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有时反过来是因为自己有了这样的行为,然后才促成自己内心有这样想法和态度,对于不能改变的行为加以在态度上面的肯定。比如说吸烟有害健康。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观念,但是很多正在吸烟的人,因为有了吸烟的这个行为习惯,所以他们会想办法找一些吸烟对身体有好处的这样理论来技撑他的行为,如:可以杀菌,可以促进提神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肯定吸烟行为对身体健康没有害处的想法。
通过行为可以改变态度。这是一个比较有颠覆性的观点。比如说在学习方面,一个人刚开始可能并不想学习,但是通过假装学习一段时间后也可以促进真心的去学习。假如你并不想打篮球,但是你却很向往变成是打篮球很历害的人。你先去逼着自己投了几次球,渐渐的后来也喜欢上了打球。好习惯可以慢慢的从微动作去开始改变。只要有了行为引导,最终就可以慢慢到达真正的从内心去改变了。
第四,要想和一个人搞好关系,不是去导好他,而是想法让他去帮你。他去帮你就产生一个行为,在这个行为里虽然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在心里面认可你。但是当他帮了你之后就做出这个帮的动作,之后他就想方设法让自己内心认可你,由此他的行为可以反过来引导他内心去肯定自我的行为。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要想跟一个人搞好关系就是去讨好这个人。现在反过来就是让他帮自己,当然如何让他去帮又有很多的方式方法。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个人就是关系动物,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人的出生年月,经历,社会阅历,家庭背景,学历知识架构等等的这些,是想通过这些网络和时间的关系来更加深入了解这个人,也从这个人的行为以及他的心性来更深入了解这个人的自我概念。最后要时刻清楚人类就是社会性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