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在家陪孩子写作业 时,气得我快哭了。熊孩子一写作业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吐口水、一会儿擦鼻涕……真想揍他!
小的时候被自己的爸爸妈妈打过,心里很讨厌这种粗暴的方式,曾下定决心,一定不用打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可是当我们被激怒时,情绪脑就抑制了理智脑的思维,那么就很有可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最低级的方法来对待孩子。打骂孩子后,经常会很后悔,很内疚,还会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用这种方法。可是下次被激怒时,还是会这样做,仍然没有别的办法。
打孩子前我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除了打孩子,我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如果孩子有能力还手,我还会打他吗?我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了吗?孩子这么做是有别的原因吗?我在孩子的面前以身作则了吗?美国演讲家马文.马歇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细心种下的花朵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生长时,我们不会去责怪花,而是会去寻找,为什么没有长好的原因。可是,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却总是责怪他们,而且夹杂着不满和唠叨。”
如果我们把逼孩子的劲头用在自己身上,我们早就成了学霸。与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如自己先改变一下,变勤快一些,有空的时候多读书,孩子自然耳濡目染,忙碌的时候认真努力,孩子自然也跟着上进。事实上孩子不会按照父母期待的那样长大,而是会学着父母本身的样子长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孩子是一面最好的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生活并不是童话,在社会游戏的浸染中,我们忘记了生命原本应当具备的那些美好品质,但请不要忘记:你的孩子在默默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
育人先育己,育材先育心!和颜悦色才是一个家庭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