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建筑精髓 “ 一塔湖图 ”。
燕园建筑精髓 “ 一塔湖图 ” 之 “ 塔 ”——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由于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这座水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 “ 博雅塔 ”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如果说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么博雅塔就是炯炯的瞳仁了, “ 博雅 ” 二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图腾。
很多北大人在他们充满真情的文字中常常这样写道: “ 校有博雅,塔有精魂 ” 。这种精魂正是北大的 “ 博 ” 和北大的 “ 雅 ” 。
未名湖原为和珅私家花园“淑春园”一部分,后几经转手,被燕京大学购得。1952年,院系合并,燕大校园又被北大占用。
在未名湖中,有一条翻尾石鱼,是圆明园的遗物。每当夕阳西沉,博雅塔塔尖直指鱼嘴,名“石鱼吞塔影”,为北大十景之一。
未名湖,因为未名却闻名遐迩,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书写下抒情文字,今日有幸再次来到这里,碧水蓝天,垂柳画舫,美景如初,游人如织,惭愧胸中无墨,不能提笔抒怀,故而,录下浪漫诗人志摩先生之未名湖畔诗句,以慰藉有诗情无诗句的心灵之殇......
和大家分享——
“未名湖,似乎那么熟悉,却又很陌生。走近她时,却又那么亲切,并不慌张。她舒展着一湖水,倒映着晴空万里,映影着对岸的博雅塔。展示着这一片“湖光塔影”。我曾从你的诗里读出你的身影,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仰望着你头顶的这片天空,却有那么多怅然的慨叹。
未名湖是诗意的。总记得流传在未名湖的一首歌“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海底,灵魂们若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她珍藏了来到她身边的每一个诗人的浪漫,热情,失意,孤独……
远处的远处,有一个身影,他着青灰色长衫,戴着圆框眼镜,手里卷着一本薄薄的册子,且行且看,走走停停,或是望望天空,看一朵浮云掠过,他行吟着“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又或是夕阳下,他漫步湖畔,想起了那夕阳下的康桥和康河那一汪柔情。
曾有一位女子在这里驻足,她穿着靛青色衬衫,黑色裙子,两根长辫直垂胸前。望着湖边花丛簇簇,湖中碧波荡漾,她翻开一页影集,一张黑白照片,有她,还有一位青年。她若有所思,轻轻喟叹,又充满热情地吟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也曾有人,面对着这一片湖水,静静地期待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到底,这充满诗情的灵魂留在了这片湖水之中。
未名湖是深邃的。那一汪碧波,少却了些许柔情。没有淡妆浓抹的相宜,却融入了无限的广阔。她是那样淡然,那样包容。像一位美丽的女子,沉淀了满腹的诗情,有着诗人的骄傲,却并不傲慢。永远那么不浮不躁,不寂不寥。她透着自由的空气,让每一个来到她身边的诗人自由地思索人生,散发个性。
我喜欢这未名之名,极具中国艺术所讲的“留白”的意蕴,类似诗作中“无题”的字样。冰心曾因爱着这片湖水,她喜欢这湖的名字一样的人生。
那曾是梦里另一个憧憬。
清晨,坐在湖边,捧一杯清茶,或是点一支烟,望一望湖岸的博雅塔,听鸟虫作声,这时候你便可以漫无边际地思想。或是夕阳下,捧一卷诗册,在湖边行吟,抑或是细雨中,漫步湖畔,看细雨朦胧了一湖的烟霞……
然而,我于未名湖,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未曾谋面,匆匆走过的游人。只在此刻,你留在了我的心里。
我深恋着这一片风景。
因为,我爱这诗意的浪漫。”
图,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它有1100多万册(件)文献资料,是亚洲高校第一大图书馆,在这里蕴育出无数的杰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闻一多——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
就是今天,静静地坐在湖畔,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燕园中的诸多的大师们,想起他们曾经出入的楼阁、曾经坐过的湖边、曾经乘凉的古树,还有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沧桑、曾有的精神和曾有的激情,也许这园中最大的魅力,正来自于一种深厚博大的人文底蕴。
夜已渐深,神情疲倦,吟咏诗句,在诗情画意里入梦乡......
亲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