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论语》77---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
季文子做任何事,都要反复考虑多次,然后才去做。孔子知道后,说:“对于一件事情,只要思考清楚,掌握住重要原则就可以了。”(陈琦萍老先生语)
对于这则《论语》,我也看了多种解释,感觉陈老先生的解释最好。
对于“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我的理解分三个层面:
一是先思后行。思而后行是很好的方式,也是对行最有效的方面。但是,如果思虑过多,就必然会束缚手脚,思前想后,变得优柔寡断,不但不利于行,而且还会因为思虑过多,而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对行反而有害。最典型的就是前怕狼后怕虎。季文子就是这种先思而后行吧。
二是恰思而行。这是最好的做法。思考的方法、措施和办法,正好运用于行,也恰好有利于行,就是说得刚刚好。这种思为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更利于行。在这种思的指导下,行的后果也不会让人遗憾和后悔。也是我们工作生活中,最中意、最想追求的思与行的关系。这一种恰思而行,也是孔子提倡的“再,斯可矣”吧。
三是行而后思。就是那种没有脑子,行而不思,头脑一发热就行。这种行的后果,往往事后后悔。怨这怨那,想吃后悔药的一种。这是人人烦的一种方式,也往往让人在生气、有情绪时,最易行的一种方式吧。虽然都烦这种方式,但一有情绪,就行。也许,这就是我们需要修炼的吧。
三思而后行,最好恰思而行。
兖州,陈涛,2019.11.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