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孩子教育的《正面管教》可以用在工作中吗?

最近在看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终于给我这个身处苦恼的一年级学生家长指条明路,正面管教的几条心法是:

1、坚定而和善

2、以鼓励为主,追求长期效益

3、相信孩子、依靠孩子解决问题,安全边界内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通过书中心法的应用,确实改善了儿子的很多行为,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对自己的作业更加自觉,也逐渐在学习计划和时间利用。

于是我在想,既然《正面管教》这么有用,那它能用在企业管理中吗?

针对企业管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有个理论是 X—Y理论(Theory X-Theory Y),它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McGregor,1906-1964)于1957年在他的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 。

X理论假设性本恶,认为员工是懒惰、消极的,需要通过严厉制度来鞭策他们完成任务;

Y理论假设性本善,认为员工是积极、负责的,要信任并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他分别在两个研究所和工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下图:


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工厂X理论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研究所Y理论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其背后原理是什么呢?

工厂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各个工序的加工流程明确、清晰,员工绩效考核能实现量化,而且工厂通常人数众多,多数工种操作门槛不高,如果通过靠自觉来提高绩效,需要大量的个性化教育成本及时间,实践效果不好,因此更适合军队式的严格管理。

科研院所以脑力劳动为主,这类工作的难度不易量化,也不规范,所以更依赖于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此时通常采用合适的激励制度,并引入鲶鱼效应式的竞争机制,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你看,因为一个基本理念的不同,在这两个环境中工作的员工,会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也正验证了那个道理—物以稀为贵,你的价值由你自己与跟你竞争的群体所共同决定,不过无论起点在哪里,现在身处何方,你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大众中的精英,用平凡塑造不平凡。

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规律,决定了一个人如果想比别人赚更多的钱,要么能人所不能,要么为人所不为。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认准目标,找到那条属于你的又长又湿的雪道,坚持长期行为,复利效应会助你登上人生高峰,一览众山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