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我也这么觉得。
如果把“生活中心”换成“生活重心”,恐怕答案逃不开家庭和事业。但今天我想说的,是生活中心,即生活所遵循的准则。
所以,你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呢?
在读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之前,我认为人的准则是内化的,哪里需要筛选、明辨、总结这些累人的过程。每次读到三观、原则、准则这些话题的时候(在这篇文章里且把它们看成同义词吧),只管闷头读不愿意去多想。不知是懒得想还是害怕想。
即使王潇在《三观易碎》里这么写: “个体的稳定和完整全因三观是否健全——个人所有的语言、行为、成果和生活方式,都是因为三观的折射。如果你的三观混乱,你的语言、行为和生活方式就混乱。没有例外者。”
字正腔圆。但她没说,易碎的三观该如何加强稳固,难道贴个【轻拿轻放】就万事大吉了?
有幸拿起了7个习惯。
从review生活中心开始,我发现自己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环境不同,生活中心也会不同。也许今天是以家人为中心,明天是以朋友为中心。静下心来回想、思考、对照,一个个生活中心都会浮上水面。且看摘录一二。
在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以家庭为中心。具体表现为:
1 安全感建立在家庭的接纳与实现家庭的愿望上
2 做决策的基础是家族利益或家庭需要
3 对外界的是非观念来自于家庭的灌输
结了婚的话,也许会出现更多以配偶为中心的情况:
1 极易受配偶情绪的影响
2 取舍一切的标准在于是否对婚姻或配偶有利
3 与配偶意见不合或对方无法满足你的期望时,会极度失望或发生冲突
除了以人为中心,物也是可以作为生活中心的,比如以金钱为中心
1 利益是决定一切的准则
2 个人价值由手中的财富决定
3 对任何可能危及经济安全的事情都充满戒心
以工作为中心:
1 根据职业角色来认定自我价值
2 以工作需要和工作成就来衡量一切
3 把工作视如生命
除此之外书里还罗列一大堆,名利权情、朋友敌人、宗教、享乐...
它们造就了以往的你,不光是你外显的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你内隐的安全感、智慧和力量。
如果以上这些中心都多多少少的有它们弊端,比如常常以家庭为中心的人难免过分依恋家庭,一旦自己想做的事得不到家庭的认可,便会冲突不断,内心冲突更甚。比如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一旦被裁员或辞退很可能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瞬间失去建构多年的自我认同。
那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为生活中心呢?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很疑惑?
我当时急切地往下翻,内心怀揣着唯一可能的答案:以自己为中心。对啊,外界的人和事都在变,自己才是最可靠的盟友!
“安全感变化不定”、“只重视外在事件、环境和决策对自己的影响”、“只能单枪匹马地施展力量,无法与外界合作”...怎么还都是负面评价?
可是最后一条着实让人迷惑,“人生方向由个人需求、欲望、感觉与利益驱使”。看着像句废话,不是这样是哪样?不受自己的驱使受什么驱使?!
再仔细想想?
你的需求、欲望、感觉和利益是不是也是经常变化的?作为吃货,今天想着去吃块炸猪排明天又奔着巧克力蛋糕去了,是常有的事儿。
那么以自己为中心和之前的各种也没有了区别。因为它的变化性无法构成生活准则所必须的稳定和可靠。得!那找个稳定可靠不容易改变的不就行了!那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不就行了!
原来答案就藏在问题里。我们的生活,该以原则为中心,以准则为准则。
在这个准则里,你可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你需要实践的信条。比如我希望自己致力于自我成长,并对他人有所影响。那就需要:
1 跟着心走:Follow my interest and passion.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 学习与实践:保持乐于思考的习惯,并行动起来,阅读、表达、实践
3 施加影响:积累干货,以实际行动和充沛知识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准则中梳理自己的人生角色和不同角色长期和短期的目标。
比如你想做怎样的儿女、怎样的丈夫/妻子、怎样的父母。或是怎样的合伙人、领导者、学者。长期来看你能做些什么,而这个星期你又能为这个角色做些什么。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不同角色之间发生冲突,它能帮助你理清主次,做出决定。另外也不至于发生“无绪的追逐与奔忙,转身却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这种悲剧。
当然,除了目标、信条、角色,你也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构建你的人生蓝图。
毕竟,这是你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