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篇嘉琪老板分享的文章,收货无限大,但是内容比较多,所以只选出一点来进行分享!
多数人喜欢安逸、没有压力的生活,也许这是天性的一部分。这种安逸、无压力,我们称之为舒适区。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就足球来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足球爱好者,在场上的水平永远比不上一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即使他天资平庸)——他们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爱好者纯粹为了乐趣而踢球,他们享受踢球的过程,他们渴望的是下班后去足球场拔脚怒射、排解郁闷。所以他们停留在舒适区,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踢着让自己舒服的足球。
而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不是这样,他们经常在不舒服的位置踢不好踢的球,他们被教练要求增加训练量(比如昨天是1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今天要3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他们被要求今天专门训练左脚踢球……
这一切任务,都不会让我们舒服,因为很难轻易做到。但这的确是长期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你可能对自己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你热爱文案或者热爱商业分析),但是相信我,在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刻意练习本身,都毫无任何兴趣可言——因为那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挫折。
比如,对文案感兴趣,有空的时候看看文案书、看看创意文案合集、看看李叫兽写的文章,这很放松和有趣,但是这和专业的文案练习是两码事。
在刻意的文案练习中,你找到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比如20字以内解释清楚产品是什么,同时解决消费者偏见问题、能够给读者记忆力、能够强化品牌、能够区分竞争对手……)
为了完成这个『离开舒适区』的任务,你需要用上几乎所有的文案技巧,比如『巧妙利用基模』、『指向读者利益』、『建立反差』、『附着在大众情绪上』、『策略上扬长避短』、『寻找极端且高频的使用情景』……
然后经过大量的修改、反思,再比照优秀的文案……
这绝对没有任何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
同样,对商业分析感兴趣,看几本商业分析的有趣书籍(比如我常推荐的《好战略坏战略》),这和我把『扬长避短』『行动协同』等基本原则练到吐,并逼迫自己一天诊断3个困难的商业案例是两码事。
同样,业余歌手练习歌曲的时候非常有乐趣和放松,当做排解压力的方式,这和专业歌手非常紧张和困难地挑战一个高音是两码事。
上一篇文章我强调过: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生生不息,而与时俱进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离开舒适区。
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也只有这样,你才能飞速的进步,远远的把别人甩在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