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寄以厚望的领跑影片《长空之王》于4月28日上映,如今票房已破5亿,成绩不错。上映以来经常刷到好评如潮的自媒体文,这对影片来说是好事,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去看。只是影评无论多好,也会有网友持完全不同的观点,评论区干起来被骂瞎也是常事。
诚然,一部影片总会有表现得好的方面也会有不足,就算再烂的片你要从中找点可圈可点之处无论如何使劲找找总会有的,而评价影片光一面倒地吹捧好似乎也不专业。《长空之王》上映当天我就看了,要问观感如何?怂货一枚,为了尽量避免躺枪挨拍,我就说说表现得好的方面和觉得遗憾的地方,可否可否?
影片表现地好的有特点的地方,罕见的中国空战题材,首次涉足试飞员的电影,特效的使用很好,空战场面拍得不错,航空母舰出动的场面热血很燃,创作团队很努力,演员很认真。
至于影片遗憾的地方呢,不妨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受众的影评?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因为评论区遇到有网友觉得影片拍得不好的,粉丝就会说,影片都上新闻联播了,英雄们都说好,官方都认证了,你说不好就是思想错误,还不跟着拍手。我寻思,一个关照国防领域的电影国防单位好意思说不好吗?他们的评价标准在宣传价值还是电影艺术水准呢?上新闻联播是因为主旋律题材对空军题材的关照还是因为电影艺术水准高大上呢?影片受众包括制作团队本身、影片受益方、影片关联方、流量粉丝及黑粉、普通观众,以谁的评价为准呢?
2.以怎样的角度、怎样的标准评价影片?
按照观影受众包括制作团队本身、影片受益方、影片关联方、流量粉丝及黑粉、普通观众这个逻辑,制作团队一般公开大概不好大肆表达电影的不好,关起门来可能自己会总结反思;影片受益方、影片关联方、流量粉丝及黑粉不是说他们对影片的评价一定不公正客观,只难免会带滤镜;至于普通观众,大概能相对真实表达,当然因自身的文化水平生活阅历不同对电影的审美水准不同。
至于影片的评价标准,是对标当下的电影水平,还是对标过去的电影水平?是对标相同体量投资的影片,还是对标小成本影片?是从电影的影像艺术表达角度评价考量编剧、导演、演员、配乐这些要素,还是站在一个空军宣传片的角度把空军的要素都放进去就算、让更多人了解了空军就算?
有粉丝说在这部电影之前,很多人都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试飞员这个职业,就凭这点这部电影就成功了。我寻思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想让大家知道了解类似这些信息,都不用特别专业的,找个自媒体拍个半小时宣传片就好了,全网放还能大众普及,这不比花几亿让部分人进影院宣传效果好?影片让大家知道什么了解什么这种信息放在信息没发达的20年前确实能算功劳一件,今天这个时代强调这件事会不会有点看不起人?
3.如何看待影片的影像表达,包括故事讲述、演员的演技等?
以我浅薄的理解,演员演技好能将角色演活,丰富立体,让人在脑海中刻出了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印象深刻,让你忘了演员本身而是沉浸在他演绎的形象中,影片看完了那个人物形象甚至还能久久刻在你的脑子里,而如果你看的时候老想着这谁演的有时还忘不了演员的名字这就出戏了。比如孙俪演《甄嬛传》,一部剧看下来,娘娘的角色就深入人心了,大家看到她会想到娘娘,会想到情节,会想到娘娘在怎样的情境下会说什么样的话。
电影把故事讲好的话,它的内容是聚焦的不是散的,会让人产生一些深刻的情绪或者深层的感悟,甚至是突发的成长。而电影是综合的艺术,是包括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的综合,隐喻、象征等各种艺术表达方式,影像表达上是否有创新,这些影像表达也是衡量电影艺术性的重要因素。影片好不好,可以粗略地去对照。
4.对影片本身的评价好坏等同于对空军的评价吗?
愚以为,评价电影拍得好不好不等于说空军好不好,电影是电影,国防是国防,电影拍得好能更好地体现国防的发展,拍的不好不代表国防发展地不好,影片向空军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不看电影也一样会向这些人致敬,评价电影拍的不好也不影响大家对国防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不要用电影的评价道德绑架大众对国防事业的敬畏之心,因为题材神圣,影片借机堂而皇之地入座神坛,大可不必。
5.普通受众是否有独立评价影片的自由,谈及影片的不足能为啥?
观众理论上是自由的,奈何流量粉丝们一夫当关,轻则拍砖重则扣帽子,实在招架不住望而生畏。粉丝也许没啥坏心眼,只是出于对自己偶像的偏爱,专注护犊子,见不得别人说不好。本人上映当日看的《长空之王》就是粉丝包场,也算个半拉子粉丝,只不过不是脑热粉,理性尚存。粉丝看完出来说的更多的是明星多帅,没有所演绎人物角色的讨论,没有对故事讲述的欲望。有那么一刻,似有点恍然,粉丝的爱会不会无意中成为流量电影的帮凶?
其实普通观众评价影片好不好本无关痛痒,不会影响大局,不会改变艺术市场化模式架构,不会左右电影发展的走向。普通受众若真闲来无事,要不跟着唱赞歌讨点喜,要不吃瓜附和找点乐子,实在没必要说些不好听的败了大家雅兴被追着拍,何苦吃力不讨好?我寻思,可能这类怨种对国内电影未来的发展尚存期望吧,即使商业走向难以更改,但仍希望给热爱电影、有艺术天赋、愿意打磨电影的人一点勇气,也是观众的福祉。
6.《长空之王》到底好不好?
如何评价这部影片,读者可自行从上述问题的讨论中对照思考。要我说,《长空之王》不是说不好,制作团队认真完成了创作,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也不乏一些亮点,创作团队肯定也努力,只是放在时下电影制作水平中考量,在当下受众整体审美水准提升的语境下,似乎差强人意。就如现在的影视团队动不动出来营销团队努力、认真、艰苦、暗自流泪之类的,打没功劳有苦劳以博同情的牌,观众早不买账了,大家要看的是结果,要看到优秀的作品,大波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辛苦努力认真受委屈也都见怪不怪了,影视前辈们类似的营销也早已不新鲜了。即便想搭上题材的便车拿神圣的军威混淆视听,受众也不傻,我不看电影也不影响我爱国爱军、致敬英雄。
退一步讲,《长空之王》如果能更好地讲好故事,它会像《流浪地球》路演时那样获得观众对故事情节的探讨的,如果刻画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受众会对影片中的角色产生深刻兴趣的。而影片对特殊岗位的塑造会形成受众的粗浅心理印象,塑造地不好会让人觉得这个职业岗位令人恐惧、无趣,让年轻人看到招飞就躲,塑造地好会凸显职业的崇高神圣使命感、有挑战有意思有价值,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奔赴,所以演员的演技也很重要,演技不好会毁了电影败了好感,好的演技则是对电影的重大加成。
一部作品出来,总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也总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希望电影未来的发展可以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