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是上个月,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嘟囔着自己的同学会说英语,自己不会
我惊讶他开始有攀比心理的同时,也认真审视了自己既定的教育目标是不是出现了偏差,要知道,原本我是想要他全力钻研中文的,当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爱国的口号,而是中国,在整个世界的话语权与日递增,母语都不精通,掌握的外语也很难发挥作用
其次就是我和他妈妈商量过,不希望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始给他施加压力,所以计划中并没有像身边其他朋友的孩子一样,小小年纪就报名各种兴趣班的环节,最初孩子妈妈一直很犹豫,想到童年的快乐时光也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现在孩子着急了,他认为同学会的他不会,对他是一个很有心理落差的事情
于是孩子的妈妈心急火燎的跑去英孚报了名,我想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提出,她可能还会支撑一段时间,但既然都已经出现心理落差了,妈妈也就再也找不到让自己坚持的理由了。
2
昨天被妈妈强迫参加了英孚的第一堂家长沟通会
我一直觉得这样的沟通会,其实就是为了让你了解到,你付出的高昂学费是有价值的,当然宣传企业文化也是目的,于是在一段段视频,一张张图片的介绍中,百无聊赖
讲课的是区域校长,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士,第一感觉还不错的是,整个会上没有任何与学校和自己多么了不得类似的吹嘘,她向我们按部就班的介绍一些常规的东西
直到一个问题的出现
How are you?
这样一个打招呼的习惯用语,校长问:各位家长,怎么回答?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虽然此起彼伏,但我身旁身后传来的声音基本是同一个答案
然后大家都笑了
校长也笑了:“我们的环境教学其实就是要让孩子们以后不再这么回答”
3
以前我和一个外国朋友交流普洱茶的时候,他这样和我打招呼,我也使用了这样的回答,我记得他当时的面部表情可以用懵逼来形容,然后很开心的笑着说:
“如果你回答pretty good!我会感到很高兴”
我不理解,因为初一的英语课本,
把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根深蒂固
“Fine, thank you! And you?”
4
但是在国外别人并不这样说
这就好像我们一大早出门上班,街坊邻居之间打招呼:
“李哥,最近看您气色不错啊”
“托福,还行,您呢?”
“老样子,还不错”
其实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了,被称作,寒暄
可一旦翻译成英文,在外国人看来,这句你来我往,期间还表达一下感激之情的对话,很尴尬
英语里没有中国式寒暄,他们更喜欢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那么多规矩
5
把孩子送到英孚的家长,可能没人希望孩子的英语水平和自己一样略懂略懂,不用怀疑,英语太牛逼的家长完全有自己教的能力,家里也有这个环境,英语太不牛逼的家长有的对小学开设英语课都抵触,更别说送到培训机构去了,这不是看不起谁,现实情况而已
我不希望我的小孩失去寒暄的勇气和能力,见人打招呼是中国传统的礼仪,不能因为感觉尴尬便无视或是装作没看到对方,也不能把招呼打的生硬和低情商,制造尴尬
中国式的寒暄,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既要考验语言,还在考验表达,更要考验情商,小小一个寒暄的动作,集合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精髓,所以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
这样一句话涵盖了礼尚往来的优秀品质,回答的滴水不漏,可惜外国人无法理解
6
不知道我的孩子上学以后,英语教材是否还是这么教,我假设还是
那么学习了所谓正统英语的小孩,可能会用实际行为挑战应试教育,他们会质疑,会纠正,但是老师是不是会妥协?
相信大家都有一样的担心,毕竟高考是只看成绩的战场,虽然这样一句小学生的英语作业并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但当他对学校的内容产生质疑,我一直教育他的寻求真理不放弃这个习惯将会发酵,产生效应,我真的不希望由我的孩子扛起大旗揭竿起义,因为我不想亲口告诉他,理想总是要向现实妥协
当他认为的真理被打破,他将怎样接受和选择
我希望孩子善良,单纯,却又培养他圆滑,世故
于是,我更加理解将“Fine, thank you! And you?”编入教材的人,他也是为了找寻一个大家都比较好接受的平衡
所以,中国便有了这样一句代表中国式寒暄的英语
7
沟通会的最后,要求家长发言,左邻右舍议论纷纷,提出很多教育意见和要求
到我的时候,我思考许久,审慎的表达了我的意见:
我认为,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果并持续下去,是因为形成了专业的体系,一个外国机构能够被众多家长选中,说明体系在中国不是单纯的移植,而是经过了生存的进化,是符合国情的,我不能以自己的希望为依据和准绳,学英语就应该学习它的文化,同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由我们来教育他继承,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专业的机构来做。
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在自己的外国朋友面前,
能够尊重别人的语言文化,
说英语的时候不要用中国式寒暄的格式,
这样会让对方感受更加温暖,才能体现中国的包容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