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慢慢长大,
这是文字仅有的慰藉和温暖。
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在我十七岁那一年里,
我陆陆续续读了14本书,
而且全是女作家写的。
我不是从小喜欢读书,
只是小时候父母常常出差,
我被“搁置”在外婆家生活,
外公是空军退役,
后来部队分配在学校教政治,
退休后,
一天中也有半日时间坐在书桌边,
不是读报纸,
就是写字练书法。
而父母周末回家也常常是下棋对弈,
家里常常是静默的,
我就坐在外公旁边的板凳上,
或是在自己的书房读书。
也许是外公的年代原因,
我小时候读的第一套小说,
是连环画版的《闪闪红星》
后来,上小学,
讲究科学派的外婆,
给我买了全套的《百科全书》,
《十万个为什么》,
母亲和父亲则给我购置了DVD机,
搬来了仓库里不用的电视,
买了三四套《探索发现》,
《宇宙的奥秘》纪录片。
可惜的是,就算在如此热烈的熏陶下,
我也没有走上科学家的道路,
高中三年物理和化学简直是我的噩梦,
但是到如今,
我依然很痴迷于读那些关于宇宙物理学家
外星人,时间旅行,这些天马行空的书。
所以,其实读书对于我而言,
更多时候是为了逃避安静的一个人独处,
于是,渐渐养成了去哪都带一本书的习惯。
当我在地铁上,觉得周围开始嘈杂时,
我就会开始读书,那时候耳边就能静下来;
当我在多人聚会时,觉得气氛进入无声的尴尬时,
由于我拿着手机依然会无所事事,
所以我就会开始读书,
好像这样我就从平行世界真空消失了一样;
出去旅行时,我最喜欢盘腿坐在当地公园长椅上读书,
这让我有一种熟悉感和安全感,
仿佛在自己的城市一样。
说回来,那14本书里有
4本龙应台,
3本刘瑜,还有,
7本三毛。
1 三毛教我独立
三毛是母亲最爱的作家,
家里书架靠上面的第二层放着全集,
当我到了足够年龄后,
便可以从书架上原本只属于我的靠下三层
移动到父亲和母亲的藏书层,
在那几层上面挑书来读。
我一直觉得母亲很像三毛,
有着独立和自由的灵魂,
青春期那段时间,
母亲很少像寻常父母一样看管我,
或是时刻关照我的情绪波动,
我记得那时候,
她对我说:
“我在成为你的母亲之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我也有自己的生活,烦恼,情绪,
你不应该把你所有的负面情绪输出给我,
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彼此,像成人一样,
你在成为我的女儿之前也是一个独立的人,
你已经长大了,你需要自己处理你的生活,
你更需要自己处理你的情绪。”
可能是“野蛮生长”的原因,
也是从读三毛开始,
我逐渐学会 “ 孤独的流浪 ”,
不是离家出走,
而是学习精神独处,
学习独自解决矛盾,
这样想来,
这些成长话题,
直到19岁的我还依然学习着。
2 龙应台教我认识平庸
可能是出于对别人母亲的好奇,
我就去读了龙应台,
我一直记得有一篇文章叫做《如果你愿意去给河马刷牙》
那是她在和安德烈讨论关于 “ 平庸 ”
她说: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3 刘瑜教我慢慢长大
读刘瑜的文章让我了解政治可以是不愤怒的,
所谓的“民主”,“自由” 都是可以有细节和血肉的,
这个哥大政治学博士,剑桥讲师总是用着
天真,平和的口吻评论着那些舆论激烈的时事。
于是我发现,其实成长永远是个进行时,
因为我们的认知是不断变化和扩大的。
在她写给女儿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她说:
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穷奔跑,所以我希望你是个有求知欲的人,大到“宇宙之外是什么”,小到“我每天拉的屎冲下马桶后去了哪里”,都可以引起你的好奇心;我希望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人的痛苦—— 哪怕是动物的痛苦——抱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因而对任何形式的伤害抱有最大程度的戒备心;我希望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和平,公正就像我们拥有的车子房子一样,它们既非从天而降,也非一劳永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追求与奋力呵护;我希望你有勇气,能够在强权,暴力,诱惑,舆论甚至小圈子的温暖面前坚持说出“那个皇帝其实并没有穿什么新衣”;我希望你敏感,能够捕捉到美与不美之间势不两立的差异,能够在博物馆和音乐厅外,生活层峦叠嶂的细节里发现艺术;作为一个女孩,我还希望你有梦想,你的青春与人生不仅仅为爱情和婚姻所定义。
其实,两日后是母亲的生日这篇文章算是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与其说信里的这段话是对下一代的寄望,不如说,
我希望能与母亲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
我想,这是文字仅有的慰藉和温暖
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