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算你的恩福:列出你生命中值得感恩的十项恩福,并写下每一项感恩的理由。重读一遍写下的感恩项。然后念三遍魔咒:谢谢,谢谢,谢谢,尽最大努力体会心中的感激之情。
我试着回想我这一路走来,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幸运的,碰到很多对我有过帮助的人。人生路上虽然崎岖,但好在一路向前,都是向着光明的方向。
1. 中学时期的同学车**等
转到这所学校后,14岁第一次一个人每周坐公交车上学和回家(现在的人14岁坐公交车一点都不陌生,可是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城市,只有过年过节去城里或走亲戚才坐车,平常出去最远的距离都仅限在小镇上活动。九几年我们那里才修第一座高架桥),还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友善。可能是因为我的一个远亲表哥和她是同学吧,表哥和她说过我, 同学车**对我很好,她家就住学校后面,隔一堵院墙,甚至坐在教室里,都可以看到她家。初中的时候还和同学一起去她家玩,吃过她妈妈做的蒸鲫鱼包廋肉(鲫鱼肚里放瘦肉,再蒸熟)。后来高中她考到另外一所高中,我在本校上的高中,因为她家就在我们教室后面的缘故,还一直都有联系,她放假比我们多,常常回来学校找我玩,还给我带吃的,她真的是超级好的一个女孩。
这所学校里,还有一个英语老师吴老师,算是对我很好的一个老师了,英语成绩也上升不少。后来上高中,他考公务员到财税局,因为她老婆还在学校当老师,他还住学校里,碰到他几次和他打招呼,都非常热情。后来上大学回家,还在公交车上碰到过他一次,他居然还认出了我,先和我讲话,我本来早就看见他,是不好意思低着头,不准备和他打招呼的,哈哈哈
2. 中学时期的班主任胡老师。
我的恩师,胡老师。她说她也姓胡,就当她是我的阿姨。还为我织了一件红毛衣,正是有了班主任老师的关怀,其他的老师还有同学对我都很好。那个时期,2000,2001,2002年,和我2017…那几年的日子一样难熬,但处在学生时代的那个时期的我,主要任务还只有学习,主要关系还只有同学和老师,所以那段时间收到了很多关爱,稚嫩时期的我,得到了很多爱护。谢谢,谢谢,谢谢。
3. 大学时期的高中同学。
尽管上大学是在省内,但是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第一次出远门去学校,还是很得益于高中同学们的,我们班上有8个人去了我们同一所大学,每个月都会一起去食堂吃个饭,我们系就有三个同学,我还经常去她们宿舍串门,现在想来这也算是在异乡的情感慰藉了。每次放假返乡时,同学们会约着一起回,有做伴,对还不是很会坐车的我是极大的安慰。大学第一学期是幺幺送我去的,第二学期就得自己去了,我记得来到长途汽车站,刚好碰到我高中同学去另外一个城市的,也是要到省会城市转车,我们坐上了同一辆车,路上要4个小时左右。当时是很庆幸,有两个同学一起的,在路上聊会天,还有个关照。到省会后,我们各自转到另外一个城市的汽车,同学给我指路到我的城市的车怎么坐,当时还对换乘不熟悉,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也还有些胆怯,但是有了同学的指点,我很快就找到通往我要去城市的车。谢谢,谢谢,谢谢。
4. 大学宿舍同学。
大学宿舍有学霸琴,她拿过几次全年级第一,和学霸同学一起当室友的好处是经常给我在图书馆占位置,有这样的学习榜样,我这英语专业八级不过都难啊,毕业时还得到优秀毕业生的荣誉。
还有一室友娜,她人长得漂亮,成绩也好啊,最为重要的是,很有主见的一个人。很喜欢和她做朋友,很会买衣服,毕业后也和她一起在一个城市待过几年, 和她一起买的衣服,穿着都很好看,哈哈哈,
5. 大学时期的精读老师,让我读出我写的人生规划
现在想想,大学的这个精读老师,很点过几次我回答问题。我记得有一节课是讲规划的,老师让我们都写一写人生规划。这节课,老师第一个就是点到我起来读,我记得我分了四段,写了认真上课,考英语4级,英语8级,写好毕业论文,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之类的规划,写得很泛,其实当时也想着作为学生是学习为重,所以重心是放在学习上的,并且当时的想法是英语8级和论文答辩都好难,哈哈哈,反正老师让写规划,先硬着头皮写上去。
那个时候的我,没想到后面都一路过来了。并且人生规划,远不及这些,就像童话故事写的最后灰姑娘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第一份工作还只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后面有好多还需规划的。
并且从大学的经验来说,规划大可写得大一些,写的时候或许会觉得很遥远,谁说这些规划不能实现呢。
6. 晋江实习的同学们。
大三暑假,我们没有回家,学校安排同学们去实习,我们系的一部分学生一起来到了晋江,虽不是一个班,但都是一个学校一个系的,同学们都很好,我们一起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大家相互照顾和帮助,没来几天,同学们就走了一大半,后来我就是那为数不多剩余的几个同学之一,上了三十多天的班返回到学校。初次去外省有同学为伴,不惧困难。
7. 河源实习路上的那些事
大四上学期学校搞评建,把我们毕业班的同学都放出去实习,先是和同学一起去了珠三角的一个城市,那里有同班同学。记得在离开学校要去前的一个晚上,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我还默默的在学校宿舍哭了,但是第二天还是和同学一起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没买到坐票,是站票去的。火车上人很多,坐了十几个小时才到,然后再转两趟公交到的,同学还在上班,是让她的同事也是我们同省的一个老乡,(她刚辞职,没有上班)接的我们。我们到了后,她陪着我们租房子,后面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也是问了她怎么坐公交。去人才市场,我是和同学一起,可是去面试,就得一个人呢出门了,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那时还不会看公交站牌,因为在我们的城市小地方,是不用公交站牌的,大家都知道在哪里下。可是刚到的这儿,根本不熟,以前在老家,可能还可以问别人,在这个城市,大部分是打工人,你问别人路,大部分人也是不知道的,那时候也没有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只能按照面试通知单上的路线去坐车。我只能说所遇皆良人,面试的路上都还安全。也锻炼了自己识路能力。
再后来就是面试通过后,来到新的城市河源上班,和同学一起。当时这是一个新厂,从那个城市招了4个人来到河源新厂。那是一段值得纪念的日子,另外两个也是刚毕业不久,并且在河源还知道我的室友娜也在这个城市上班,她的叔叔在这里。多么的好啊,还去找她玩过几次。
作为职场新人,这位招我们来的人资老大,还有厂长对我们是极为的友好。有什么事,我们会去找人资老大说,他会帮我们解决。这位厂长马来西亚人,祖籍福建人对我们这几个职场小白是特别的照顾,不会的都会手把手的交,比如excel最基本的操作,隐藏,取消隐藏这些,即使在学校是学过这些基本操作的,但是在工作中用的这些基本操作,是在工作中学到的。
还有一次,已经记不得是什么原因我被产线的主任说得哭了,真的是好委屈,哭得不能自已,我的同事愤愤不平,拉着我到厂长面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我只记得我在哭着说的时候,他一直在那微笑着,后面告诉我他会来说这个主任的。后来这个主任,大概因为还有其他很多事情吧,在我离开之前,被开掉了。
因为我只是实习,在这个公司待了三个多月,因为大四下半学期学校还有课程,还要写论文,不得不返校。我走的时候,我还记得厂长说,我们两个人骗了他,哈哈哈。初入职场,碰到这么好的领导,真的是幸运。
8.大岭山的老板Jerry,以及两个同事
毕业后何去何从,同学们都纷纷离校。同学娜去南方城市,我和我的同学一起也一起去了她的那个城市。她住在河源时期的一个同事那里,我们来到这里后也在这附近住下来,开始找工作。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外贸公司,即使那个时候上班很煎熬,但现在想起来为什么都是他的好。
老板是台湾人,中学时期就去到美国读书,现在是回到大陆来搞事业。他叔叔在美国开公司,我们公司就算是他在中国开的一个分部。
刚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Jerry也会很细心的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每天都要发一个daily report给他,就是要总结当天的工作内容,和明天需要做的事情,每天都要写。从那个时候我就养成了列举to do list的习惯。还有使用电脑,建立文件夹,每个文件名带日期,以及进入文件夹的方式,都是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习惯,一直到现在都是。 在那个时期,他给了我很正向的评价,认为我进步很快,还有一次他和他叔叔去了泰国出差,我独立的完成了一件事,他很惊喜。在那里工作很压抑,但是也是学东西很多的一个时期,其实只要我问,他都会教,并且每周他还会找每个同事谈话,告诉我们每个项目的进展,接下来要怎么做。
后来回想起来,都会说,怎么那个时候没有多问像他学习一些东西。对了,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参加了广交会,第104届广交会。感谢Jerry老板。
我的另外两个同事,两个都是湖南的,一个是和我一起招进来的 ,后来做了三个月后我留下,她被解雇。也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她的叔叔当时在当地承包了一家工厂的食堂,做饭很好吃,还随她一起去她叔叔那里吃过几次基围虾(因为她爱吃,所以她去她叔叔就会做)。另外一个同事和我待得久一点,很爱唱歌,那时还是超级女声的时代,她是曾轶可的粉丝,有一年回家没买到回家乡的票,还和她一起坐火车到湖南,又坐汽车到她家,住一晚上,后来再转大巴回的我家。
感谢她们。
9. 说一说那个同省老乡
上面说的去南方城市的时候认识的同省老乡女孩,真的很好,后来毕业后再去这座城市联系上了她,她的叔叔在那里,所以她在那里待得久一点。我们不在一个地方,但是去找她玩过几次,她也来这里找过我。毕业再见面已是一年以后,第一次吃带鱼就是在她的出租屋里,她做给我吃的,在电饭煲里煎着做的,尽管厨具不怎么样,但是在异地他乡,能够吃上自己的做的饭已是很香,很满足。那个时候她和我的同学倒没多少联系(之前她们是同事,我是通过同学认识她的),但是和我还是有联系,应该说很有缘分吧,我也因为认识她,周末放假的时候可以有地方去玩。后来她去了其他城市,说想要进做监控这一行的,说这一行很有前景,再后来联系就越来越少。
10. D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
和第一家公司一样,工作时很辛苦,但离开后又觉得那里是满满的回忆,至少领导和同事们都是很友善的。
在那里同事和领导还都是很愿意教的,SAP系统,outlook邮箱,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相当陌生的,记得刚进D公司一个月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太难了,想要离职,在一次早会后我就要提离职的时候,领导把我抓去培训了几个我认为的难点,我一下就觉得豁然开朗了,后来再有多大的困难,在S领导面前都能迎难而解。D公司的培训体系相当完善,当年还有培训老师说D公司是珠三角的黄埔军校,给珠三角培训了很多人才,并且D公司还以此为傲,不知是真是假,哈哈哈。
同事们也很友好,我和H因为带一个客户,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小组的,也经常是一起去ZH出差;还经常去SD,ZS,SZ三个城市出差,也是因为有同事一起还觉得很开心。感谢领导和同事们。
想想看从D公司离开已有10年,上面这些往事都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前的事,都是值得我感激的,在我离家在外的日子里这些值得我感激的人和事指引我一步步走到今天。
曾经的我,是有多么的幸运,遇见这些可爱的人们。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