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夫妻关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是我学习心理学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一直没有深悟。直到去年寒假,女儿放假回来发生的事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女儿自青春期后一直不爱和父母交流,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就一个人躲在屋里,不许别人进去。起初以为是青春期逆反,也没去在意。高中时,以为是学习压力大。有要求尽量满足,看到她心事重重,我就百般哄劝,让她说出来发泄,有时到也能奏效,跟我说些心里话。上了大学,以为青春期过了,高中的压力没了,女儿能敞开心和我们交流了。但女儿依然不爱和我们交流。我心慌的跟爱人说,是不是女儿性格出了问题。我观察发现女儿在外和同学、朋友谈笑风声,说话诙谐有趣,只是进家话少,应该没有问题。
女儿去年寒假回来,依然躲在自己屋里自顾看书、玩儿手机,学校的事不问不说,家里的事基本不问。总想跟女儿亲近的我生气的问她:你怎么在外面跟同学那么多话,在家不说话呢?女儿看了看我,叹了口气说,我还不是被你们从小影响的?你看你和我爸没事说话吗?我爸不教育人不说话,你不也是吗?一句话噎的我上不来气。
但女儿的话也极大的触动了我反思。反观我跟爱人的关系。我们也曾是自由恋爱,带着浪漫的幻想走进婚姻的。终究我们的婚姻也是由浪漫到了平淡。爱人本就不爱说家常理短,大多数心思用在工作上。传统的大男子现实主义,不会说缠缠绵绵的情话,但也会用行为照顾我的感受。随着孩子的出生,两边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我和爱人也开始了争吵,每当这时无助的女儿就躲进屋里,有时我也会看到她泪流满面。后来为了避免吵架,我们约定进家只带好情绪,把坏情绪留在外面。渐渐的我们的话少了,坏的情绪藏在心里,好的情绪似乎也不会表达了。我们在外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朋友圈,似乎都很独立。无形中对孩子也要求了独立。慢慢的孩子也成了我们的翻版,我们却不能接受。每每看到别人家谈笑风声,女儿投怀,羡慕不已。我知道问题出在我和爱人的关系上,但却不知道如何改变,我也试着和爱人反思、沟通这个问题,但多年的习惯总是打不开心结,打不破旧有的相处模式。
直到昨天参加了张永红老师的“亲密关系工作坊”,才似乎得到了一些启发领悟。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经历几个阶段。我的亲密关系在关系的整合期出现了问题。曾经我们也是带着浪漫的憧憬走进婚姻的。希望爱人不仅是一个生活的伴侣更是一个灵魂的伴侣。希望他能陪我一起看落日霞辉,一起旅行未知的世界,希望我们互相懂得。能共欢乐,也能共愁苦,是彼此精神的依靠和安慰。而慢慢发现爱人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有担当、有责任,但也有脾气。他不愿懂我小女人的多愁善感,希望我洒脱、快乐。不愿体会我来自原生家庭的压力,希望我坚强、乐观。所以慢慢的我不再要得不到的东西。慢慢的懂得自己的需要不一定是别人愿意给的。但不明白为什么最亲密的人却不愿意与自己同甘共苦。是爱的不够还是自己不够好?特别是为了避免争吵,彼此的约定压抑了坏情绪,也弄没了好情绪。需要的压抑让自己以为自己没有了需要。但内心里却总会涌起委屈。我知道自己的需要一直都在。只是像张老师说的,我们不允许自己需要。当需要涌出又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自责自己不应该总有太多需要。亲密就在这种不允许需要中有了距离。距离让我们无法敞开身心的玩笑、交流。这种无法敞开也无形中影响了孩子。
当我们失去了”需要“,也便失去了探索别人的好奇。当张老师说到用“好奇”去打开对方的心门,探索彼此的世界,去发现彼此真正的需要,去相互理解,而不是习惯的去猜测,去压抑,去放弃时,我似乎得到了一种启发,内心升起一丝欣喜,觉得这正是可以开启亲密关系的钥匙,让距离和隔膜消失的方法。
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被满足,因为”给”,需要”有“,当我们知道因为彼此不同,因为能力有限而无法给予对方的时候,应该学会放下和包容,放下得不到的需要是放下给对方的压力,包容是接纳彼此的不完美,彼此的能力有限。但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的需要,允许自己需要,而不是面对自己的需要羞愧、自责或是怨恨对方的无法给予。
如果能真正的用“好奇”彼此探索交流,充分的理解,减少误解,那份不能满足的需要和委屈定会化解并真正的放下。不会再因为自己有需要而羞愧,而感到不配得。距离会消失,真实的彼此会没有压力的在彼此面前真正自由的放松、率性。真正的和谐、有趣、玩笑的亲密也便会随之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