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阅读是最廉价、直接和快捷的成长方式。
01
我们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有收获,能够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惜学校并没有把阅读当作一门专业来学习,普遍把阅读与语文里的阅读理解划等号,这无形中降低了我们对阅读的认识层次,并且在离开校园工作后甚至没有机会进行深度阅读。
我记得在大学期间还时长到图书馆借书看,但毕业后因为工作忙碌、自由的生活和对玩乐的向往,从此停止对书本的阅读。直到3年后读硕士研究生,为了完成论文,不得不大量阅读参考文献。可那是生活所迫,我必须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硕士,以换取更高的收入。
本文对阅读定义是主动的、深入的,并非被动阅读,以及阅读网文、杂志、报纸或者小说等消遣类行为。
我的阅读初始阶段毫无成长和进化可言,甚至负增长,而且阅读的目的单一,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有份工作。
02
直到30岁生日过完,我突然有点惆怅,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人说三是而立,但我看不到自己成长进步在哪里,甚至为人处世还有点幼稚。此时的我很迷茫……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需要在外地工作一段时间。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晚上别人下班回家,我只能回到孤零零的宿舍。有得必有失,没有了家庭的琐事以及呼朋唤友的干扰,我的业余时间多起来,但以看碟和跑步为主。
有一天实在无聊,我在办公楼内闲逛,走到一个小小的阅览室,那里有很多书,于是随便拿起一本回宿舍阅读。
那时我还是夜猫子,早晨9点上班,每天凌晨1、2点睡,晚上空虚的时间似乎阅读是最好自我安慰方式——看似我没有浪费时间。
但当时的效率极低,说是整晚时间,实际放在阅读上大概只有1小时。
在外工作的那段时光,我倒是幸运地养成新的休闲方式——阅读,回到上海后也保持阅读的习惯。
但当时的阅读没有目的,重在娱乐,微信正好开始流行。记得有天晚上十点多,我还特地摆拍了一张正在“专心”阅读的照片。
从那时起,我开始买书,并且在上海图书馆办了借书卡。
那段时间我的阅读体验很不好,很多书只是摆设,有时放在桌上也没有读,即使读了也没完全看懂。
03
量变总归是产生质变,只是时间有长有短,我们能够有幸看到那一天。
真正让我对阅读有质的变化是4年前,网络自媒体的兴起让我注意到一批阅读的达人。我开始留意应该如何读书,使用什么方法,并接触书本阅读技巧类书籍。但对于我当时的理解力来讲只是知道,却无法领会和有所行动。
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如果没有阅读上百本书的量级,不太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当时第一遍阅读,我没读完就放回书架,此后一年差不多读了150本书,我才带着许多疑问重新翻开《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次我在阅读中不仅能够记住大致的思维框架,而且在阅读其他书籍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书中提到的不同阅读方法。
这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惊喜与鼓励。
04
然而,阅读能力达到新的高度,我产生一个疑问:读了这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
带着新的疑问,我没有停止阅读的脚步。
因为阅读量的增加,我不敢再买书,家里的书架早就放不下,于是我改成在图书馆花1000元办理参考借阅,每个月保持10-15本书的阅读量。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藏书方式就是把书放在图书馆,在我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从图书馆借。当自己确实认定一本书需要常翻常新时再购买。
但那个关于“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的”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有一次,我在借书时碰到一个老人。这位老人穿着很简陋,背着个布袋子,我们在等待图书出库时聊了几句,我突然明白:读书对他来讲只是一种消遣,他根本没有把书上的内容拿来运用。
05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有的书是用来消遣的,并不代表读小说就是消遣。比如读职场小说,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职场的规则。
我不可以把读书当作一种消遣方式来看待,有成长的阅读是要费脑力的!
有一期《晓说》中高晓松采访姜文,谈到他们读了一部小说拍大腿,感觉很棒。大家都想去买这部小说的版权,把它拍成电影。
这种阅读就是有价值的。
不少电影导演可能一年甚至几年拍一部电影,票房大卖,赚得盆满盈满。但剩下时间他们都在干嘛?
表面上我们只关注到他们也有吃喝玩乐,也在读小说。但他们读小说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不是为了放松消遣。
他们在阅读大量小说的过程中筛选合适的买下版权,改编成剧本,最后拍成电影。
他们用心在研究小说,这是他们的工作。而当他们为了读小说付出时间和精力可以转换成价值,电影票房大卖,知名度再次上升。他们不是在消遣,而是把一本小说的价值最大化。
每个人的阅读进化史应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你只要在阅读中不断开动脑筋,提出疑问,必然能得到成长,作者的经验化作文字很不容易。
当你在阅读某本书时心中要列出一个大致的计划。你的问题是什么?你准备从本书中得到什么?如何来阅读?读完后将会有怎样的行动?
把上述所有的想法和体会都用文字记录下来,会有意外收获,向下一个阅读进化里程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