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虽然盛夏,也已天黑,房间里一片漆黑。我在补觉,睡得很香。突然手机响起微信视频邀请的铃声。
我从枕头下掏出手机,打开灯,坐起来,抓了下头发,微笑着点了接通。摄像头里,我的气色好像还不错。
手机屏幕里面的妈妈,笑笑的,一如既往。只是脸上的皱纹好像又深了一点。
“身体好吗?”、“吃饭了吗?”、“有没有瘦一点啊”......
依旧是常问的那几句话,依旧是没有意外的回答。
“广州天气热吗?”
“不热,每天都下一阵雨。你现在在干什么呢?”
“看电视啊。”
“那你看电视吧,我不打扰你看电视了。爸爸在吗?”
“不在,又出去和朋友吃饭了。”妈妈的语气陡然生出一丝的不安,脸上的笑容还是维持了,不过明显僵硬了。
“我要看电视了,挂了啊”
妈妈挂掉了视频,手机屏幕又变回到我和妈妈的对话框。几乎没有什么记录的页面。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妈妈好寂寞。
我从小都很怕爸爸不在的日子,哪怕爸爸在家时经常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经常大声说话。但是,如果他不在家,就意味着他又出去和朋友喝酒了。不出意外,一定又是醉醺醺的回来。不讲道理的爸爸和喝醉酒的爸爸每次都一起出现。爸妈的每一次吵架也和酒气相伴。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很多个夜晚,爸爸又出去和朋友一起吃饭了。饭局上又不知道要喝多少酒,喝完酒之后就去ktv或者夜宵店。
爸爸在朋友们的半捧半劝下灌下一杯又一杯。白的、黄的、黄的、白的......完全不顾几年前自己的胃受过重伤,医生嘱咐了以后再不能喝酒的话。
妈妈和我在家里,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妈妈在客厅看电视。夜晚很静,妈妈把电视声音放得很小,尽可能不吵到我的学习。我和妈妈都暗暗担忧着,安静维持到夜深,我的作业也总算要写完了,妈妈开始打电话。给爸爸打,打不通的话给爸爸的朋友打。
通话的声音从轻轻细细一直扩张到争吵的音量。
我从墙里静静揣测着今晚的战况。
凌晨不知几点的时候,家里的门被重重打开,然后又重重地关上。
我努力闭上眼睛,蒙着被子,尽力让自己快快回到睡眠里面去。后面墙外的沉默或者争吵,我都只想用睡眠来逃避。
我以前总是想,为什么要生下我,为什么我要经常夹在两个人的冷战或者热战中间。却很少去想,房门外的妈妈。她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喝醉酒的父亲,他为什么沦落到这地步。
我有作业可以做,有被子可以蒙,多么幸运!
他们再多的争吵我至少可以选择“置身事外”。只是,我的“置身事外”,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修炼到更进一层。
小时候,用学习来逃避,用睡觉来逃避,用假装不在乎的麻木来逃避;如今身在千里之外,想要置身其中却也是鞭长莫及了。
想着屏幕里妈妈最后挂掉视频电话的表情,我真的好难受。
我看着玻璃窗外的所有灯火都摇晃起来,城市的边缘模糊起来,我的腹内无比纠缠。
我好想做点什么安慰她,或者陪着她看一看脑残的电视剧也好。
可是,此刻的我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适应我的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