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有什么物质的基础,零花钱是按角来给的,而这个人民币的面额已然不能再流通了!
按现在所谓市面上的不能输在人生起跑线的各种培训班是没有的,甚至于看点书也是困难的,电视也是黑白的!
那个时候的我们会和着泥巴剁碎隔壁大叔的花骨朵来过家家,然后疯跑在街头巷尾,和朋友吵架发誓永不相往来,可是没一会还是一起搭绳跳皮筋,因为总耐不过寂寞和无处发泄的旺盛精力。
所以80后的我当了父母后会一边可怜现在的孩子精力被各种框框框在框里面,另一面又羡慕着他们从小就可以拥有各种尝试的机会。
去找到比养活自己更重要的,就是能愉悦自己的事情。因为这在已过三分之一人生的自己看来,这是顶顶重要的事。
其实大多数的80后都是按着规矩长大的,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自我,你要做的就是跟上群体。所以一路平平淡淡地读书,出来养活自己好好工作。在过了高考,大学里逐渐开始把思维拓宽的时候,期间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去接触一些自己所预想会爱上的事物,只是预想和行动离的很远。
成人的世界里要把预想变成行动,总是会各种拷问自己。
学这个对我以后有没有用?
学这个要花的时间精力金钱投资值不值得?
能抛开这两点纯粹靠着点喜爱之情,决心要做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拷问自己。
我这么大的人了,现在才开始学会不会晚?
我会不会被人笑,没面子?
我能学得会吗?
抛开种种面子和顾虑,开始真的要做的时候,又要问自己。
要成为那么牛的人,我得用多久时间?
那么久的时间我能坚持的住吗?
既然不能坚持,为什么要开始呢?
即使坚持了,或许我也达不到那个层次了,那为什么要学呢?
所以说,成人想学个东西在从0到1的时候往往很难,犹如闯关升级打BOSS。打不过又退回原样,然后还不自觉地安慰自己我想过的,感觉不合适。确实,只是想想而已。
人生没有个喜好之事、之物、之人,何其漫长。你不去尝试不去找寻,去哪里得其机缘。所以,别想去做就是了。做了不合适也不妨碍。做了合适了就把时间浪费在你心甘情愿、情有独钟的美好事情上吧。
那么怎么做才能在这样的花花大千世界里找寻呢?
其实不过就是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而已,你敢不敢把你人生中的一个月的闲暇时间拿来做各种尝试。
30天,就30天!想到什么就去做抛开一切问题!做了才知道你想问的那些问题真正的答案。
30天我临摹字帖发现我看什么都不成书被拆成笔划,看木不成林。30天我去学了古筝发现我内心只是喜欢古筝的声音,撑着下巴听听别人弹而非自己折磨自己的手指和耳膜。30天去学习种多肉,在它长虫子之后我就开始看到它们都默默远离开。其实你所预想会喜欢的在你一头扎进去做的时候才会发现真相。
开始了就坚持30天,30天后果断放弃或渐入佳境。现在的我,喜欢禅绕画,喜欢看书喜欢写文字,即使都做的不好,却内心平静愉悦,我已然开启了另一个世界。
接下来我仍然会去不断尝试,30天学甜品,30天学咖啡,30天学围棋,30天学插花,30天学制作干花,用一个30天找到一辈子满心欢喜的事,也就找到了一辈子都乐意沟通的有意思的灵魂。不去做就再别说你也不知道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