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3月4日,英国首相鲍里斯公布了英国针对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抗疫计划,在其首席医学官的解读中,外界普遍对其中提到的“群体免疫”反响剧烈,虽然事后英国官方解释说,“群体免疫”仅仅是一种基于科学的讨论,不是政府的防疫政策,但是依然难以平息英国民众的强烈担忧。世界卫生组织和英国国内的医学界都对这种寄希望于“群体免疫”的防疫策略提出严重批评。
那么,什么是“群体免疫”。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病毒在群体中感染达到某个数量阈值,治愈/自愈/存活下来的比例足够高时,这个群体就获得了整体上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病毒的传播效率和毒性都大大降低;理论上,这种病毒将不再成为该群体的主要威胁。这是一种流行病学的理论模型。
02
那么,为什么英国会祭出“群体免疫”这招呢?
这是基于如下几点:
1、没有治疗新冠病毒(COVID-19)的特效药;
2、针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苗要等到至少半年之后才可能研制出来,一般一款疫苗的研制周期都在一年以上,临床测试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3、英国现有的医疗资源,不足以对所有轻症患者和疑似病例的集中隔离,连病毒检测都做不到;只能把医疗资源集中到重症患者和易感人群。
所以,英国官方索性把丑话说到前面,新冠疫情将有60%的感染率,不想成为这60%的就老实待在家里,勤洗手,取消不必要的社交和外出,轻症患者自己居家隔离,如果个人免疫力好的话,轻症患者可以自愈;如果转为重症或者有严重的并发症,再就医。
这其实是英国的无奈之举,我们都知道,西方的政府对民众没有那么大的管制力,象武汉封城、封闭社区这种严厉的做法,在西方社会很难想象;况且,英国一时间也没有那么多试剂和床位来筛查和集中隔离所有感染者。那就有多少资源干多大的事,抛出一个吓人的“群体免疫”来拉低公众的期望值。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啥英国人对鲍里斯内阁的做法怨声载道,但也无计可施,因为谁当首相其实都差不多,可供选择的政策选项其实很有限,用于抗疫的资源就那么多,因此结果不会有很大差异。
03
“群体免疫”导向的防疫政策,其实不仅仅是英国,德国、瑞典乃至法国、美国,他们的防疫政策逻辑中都包含的“群体免疫”的意思:为了不使整个医疗体系崩溃,尽量推迟和熨平感染峰值,轻症患者主要依靠自我隔离和自身的免疫力自愈;将医疗资源主要用于重症患者和易感人群。
“群体免疫”好不好呢?
可以说,科学逻辑上有合理性,但实施起来不咋地,会很残酷,至少会很痛苦。英国政府的科学顾问预计,如果想获得“群体免疫”,英国将有60%的人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将有50到10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COVID-19)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是老人和有基础病史的易感人群。这个数字,无论如何都是一场巨大的人类悲剧。
04
那么,我们中国的防疫抗疫做法就一定比英国的好吗?
这也需要具体分析。
我们的做法是严防死守,通过严格的隔离措施,杜绝交叉感染,力求找到全部感染源;这种做法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但也要看到,厉行隔离,严防死守,代价是整个社会停摆,社会经济损失不小;而且社会不能长期停摆,总要逐渐恢复正常运转。当社会恢复正常后,疫苗尚未研制成功,是否就不会再有疫情大规模爆发,现在还不能轻易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英国新冠防疫策略,就是一场豪赌,它赌的是:即便60%的人感染,大部分人是轻症,可以自愈,死亡率不高(1%左右,远低于埃博拉病毒和非典病毒),这时只需要尽量熨平感染峰值,降低感染高峰的坡度,为疫苗研制赢得时间;只要在疫苗研制期间能控制住重症患者和死亡率,英国就不会输得很惨。
应该说,这两种逻辑都有一定道理,实际上,对付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是中国做法,严防死守;另一种是所谓比较“佛系”的“群体免疫”。
我更希望这两种做法都有效,都能成功,让我们人类可以更多的办法最终战胜新冠病毒(COVID-19)。
05
如何看待现在欧洲和美国的抢购风潮。
现在欧美出现的抢购风潮,其实和我们的武汉疫情刚刚 起来的时候类似,各种物资短缺,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上升,民众恐慌,各种悲观情绪泛滥;但这是暂时的,如果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利用实施紧急状态这段时间,尽快组织好防疫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本地化生产(防疫期间,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不大可能主要依赖进口,这和打仗一个道理),相信情况会好起来,毕竟经济基础的底子摆在那里,民众的恐慌情绪也会逐步得到缓解。所以,物资短缺的问题倒无需过分担心。
END
最后,总结一下:
——以大规模感染来获得“群体免疫”,肯定是代价高昂,将有大量的老人和易感人群死于并发症。
——中国做法:厉行隔离,严防死守,代价是社会停摆,社会和经济的损失也不小;由于社会不可能长期停摆,在社会经济生活恢复正常后,国民中的大多数对新冠病毒还没有免疫力,也不能排除病毒二次爆发的风险(目前输入性病例在不断增加,由于各种原因瞒报的病例也时有发生)。
最终战胜新冠病毒(COVID-19),还得看疫苗的研制进展情况。
无论如何,在有效的疫苗研制出来之前,希望能把感染人数和重症患者控制在医疗体系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两种防疫抗疫思路共同的初衷所在。
和大家一样,被新冠病毒疫情“禁足”两个月了,真心希望这件事能尽快过去,让生活恢复正常。我是Kevin.Stewart,下次接着聊。
Byebye
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