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生多一点相伴,多一些守候
推荐音乐:雅尼《Felitsa》
这是雅尼为自己母亲所作的钢琴曲,以母亲的名字命名。
高中,有一次我问挚友H:“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妈妈死了怎么办?”
H说,当然有啊。然后我们都沉默了。也许思考过这个问题的我们,有某些感觉是相通的,毋须多言。
也有时候会做噩梦,梦见妈妈去世了。醒来发现只是一场梦,觉得简直幸福极了,虽然枕头上湿湿的。
然后就给姐姐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直到确定家里真的没事才放心。
后来读到周国平的散文《父亲的死》,对那种复杂的情感不能更加赞同。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
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
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回忆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三点。
1.功夫在诗外
妈妈有些小习惯:每次洗完手,总是把水池洗干净;做完饭,总会把煤气灶擦得没有一点油渍。
去别人家串门,偶然看到煤气灶上满是黑黑黏黏的东西,才意识到妈妈的这些小习惯多么细小却多么重要。
所以家里的煤气灶用了十几年,颜色已经消褪,却依然洁净。
耳濡目染,我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更有意思的是,不知不觉影响了我的学习习惯。
初中和高中每一次考试的试卷我都保留、装订成册;用红笔在错题旁边写笔记,摇身一变就是一本错题册;物理和数学的大题解答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陆游有句“功夫在诗外”,是说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要注重内容、意境,要“躬行”。当走遍千山万水,有了阅历,写出来的诗就不一样了。
学习的习惯不是在学习中养成的,而是在生活中养成的。
妈妈对我的影响不是讲数理化,而是用生活的习惯感染了我。
2.呵护好奇,放养兴趣
从小到大我基本处于被放养的状态,没有被强迫过什么事情。
喜欢画画,爸妈就给我报了兴趣班。后来一直学到初中,素描头像、国画山水。
小时候每年生日我都要爸爸都带我去书店买书当作礼物。有一年的礼物是《十万个为什么》一套二十卷,很贵。爸爸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其中《天文卷》被我读了好多遍,后来学习理工科的兴趣就是在这里种下的。
小时候比较调皮,手一点都不闲。遇到哪家装修扔在门口的建筑垃圾,那简直是我的天堂了。废旧电池,木板,泡沫,塑料板……都往家里拿,瞎鼓捣。
爸妈对此从来没有阻止,只要求我放在固定的地方,保持整洁。有一次我说要是有个电烙铁就好了。第二天妈妈就买了个电烙铁。
记忆中也有一个反例。有次看到电视上的老中医广告,我问爸爸:“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爸爸想了想,很严厉地说道:“你问这个干啥!”好在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阴影,只是这件事我一直记得。
相比之下,大姐有一次回答的很巧妙。我问大姐:“情人节是什么?”大姐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将来我做了爸爸,一定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放养孩子的兴趣。
小孩子的记忆力很强,心灵也敏感,如果孩子是个“问题”少年,千万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地解答。
如果浇灭了孩子的问题,就浇灭了他眼里的光亮,心里的希望。
要花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也要花时间陪孩子培养兴趣。
3.朴素的时间管理
近几年很火时间管理的概念很火。
妈妈有着自己朴素的时间管理观念。她教育我:“如果一件事情早晚都要做,那就早做,万一晚点有意外呢?”
母亲节来临,不论你工作多忙,不论你身在何方,都要努力为妈妈做三件事:
1.说
打个电话给妈妈,祝她母亲节快乐,关心她的身体怎么样。
2.听
听妈妈说话,说你小时候的故事,说七大姑八大姨,东家长西家短。
老是一瞬间的事情,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如果妈妈开始讲重复的故事了,可能就是她真的老了。
即便有重复的故事,也当作新故事来听。千万不要说:妈我知道了,这事儿你讲过好几遍了!
3.做
做一顿饭给妈妈,让她尝尝你的手艺。
如果母亲节不在家,国庆、过年回家一定要补上这顿饭。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处。
生活中有多少人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因为代沟,观念不同,就减少对父母的关怀、推迟和父母的沟通。
愿人生多一点相伴,多一些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