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时,南阳人卫尉直不疑为人忠厚,因此而获得了皇帝的赏识与大家的赞赏,由卫尉直接晋升为御史大夫。他之所以能博得“长者”的清誉,源于他不辩解、不表白的低调行事作风。
当初,直不疑做郎官时,和他住在同一个宿舍的另外一个郎官要请假回家,结果因为走得匆忙,又把同宿舍另外一个郎官的黄金给错拿了。丢黄金的那位郎官就怀疑是直不疑偷走了他的金子。他的话被直不疑听到了,直不疑没有为自己解释,而是拿钱去买了同样多的黄金还给了丢金子的郎官。后来回家探亲的那个郎官回来了,找到丢金子的人,说明了自己因为慌张误拿了他的黄金,并且到了歉。两个人都感觉对不起直不疑,向直不疑道歉,可是直不疑却不以为然,一笑了之。
这也是跟直不疑的所学是有关的。直不疑这个人爱好黄老学说,经常是以退为进,反倒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也能在官场平步青云,最后官至塞侯。
比如有一次,有人在朝堂之上诽谤他,说他与他的嫂子私通。下朝之后,直不疑才轻描淡写地说:“我连哥哥都没有,怎么会有嫂子呢?”但是他在朝堂之上始终都没有为自己辩解。因为他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别人会误解自己,往往急于变白,殊不知越描越黑。荀子就曾经告诉我们:“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清白的人是不需要多做解释的。因为如果你面对的是智者,那么不需要解释;如果你面对的是愚蠢的人,解释也就是多余的。三人成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它就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遇到智者,那么流言就会成为真实的事情。
战国时,魏国有一叫庞葱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
庞葱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
“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 “嗯,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
听完魏王的同答,庞葱兜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到,说不定会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大统,请大王先请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
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作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葱,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二心,图谋不轨。说得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不再被重用。庞葱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
我们只能说直不疑这样的人,遇到了智者,所以也能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能做到不辩解,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