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
1,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接受一个任务以后,刚开始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去完成,进展总会被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
而所有的任务有一个共同特点:会有一个最后期限。不管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最后期限都在迫近,这时会突然惊呼“没时间了!”这样的压力直接导致任务的完成情况达不到预期,甚至敷衍了事。
事后总结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似乎都和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有关,那么是不是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呢?这件事情好像没这么简单。
你的身边总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每天来去匆匆,勤奋刻在额头,匆忙写在脸上,一分一秒都不容错过,可最终也并没有成就多少。
曾经有位同学在考试之前下决心要背下参考书里185篇文章。很多人都佩服他这种异乎寻常的勤奋,但其实他是懒惰的,他是“勤奋的懒惰者”。
他所有的勤奋来自于对于时间的恐慌,“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压力让他恨不得废寝忘食。但正是这样的感受让他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实际上想的是“最好不废吹灰之力”。
“勤奋的懒惰者”和任务拖到最后才动手的人都患了同一种病——时间恐慌症。这种病和死亡一样可怕,都是属于没有解决方案的困境。
可是,生活中还有少数人,他们从容优雅,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实际上,“没时间了”就是一把锁在我们困境外的锁,想要打开这把锁,死盯着锁是没有用的,你得找到钥匙。
时间就是锁孔,它总是自顾自地流逝,不服从任何人的管理,它以自己特有的速度流逝,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毫无疑问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显然,钥匙不在锁孔里。
当把目光从管理时间上疑开,会发现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面临的“没时间了”的尴尬和时间的关系并不大,管理我们自己才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接受这样的观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如同之前沉浸在“管理时间”这个观点中一样,我们还沉浸在很多想当然的观点中。现在既然已经认识到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那么我们应该完全打开心智,看清楚,想明白: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全方位地管理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