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绪非常不稳定,我对宝宝发火啦。在自己被情绪主导的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理智脑宕机。后面情绪稳定了,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会对宝宝生气?
我想到了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孩子是渴望新鲜感,获得感的。我既没有给他们的物质生活里增添一些新鲜的游戏,也没有给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注入精神营养。
所以他们就会以他们的方式去寻求一种探索。
所以本质的原因还是我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大。
我为什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大呢?和个人成长相比,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冲突吗?
我一直回避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我的模糊的观念里面,我认为这是冲突的。在时间占比上,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孩子身上,每天花在个人成长上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也因为基本的生存需求没有满足,所以我对个人成长需求超过了教育孩子的需求。
这个事发生下来我进一步剖析里面的本质原因。然后我就尝试让我去回答这个问题,教育孩子和个人成长冲突吗?再慢慢理清答案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不冲突的。
我可能被想象中的困难挡在了前面,教育孩子和个人成长是一生都要做的事呀。在我选择当妈妈之后,教育就成了我不得不走的路。一直是被推着走的,我现在不想被推着走了。
我想建立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中的一些联系,让这两件事情变成一件事,主动迎接挑战。
关于教育孩子,课程也买了,相关的书籍也读了,具体的教育方法也学了一些。可是真正运用在生活当中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是为了学而学,我不明白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掉进了,为了学而学的陷阱。要跳出这个陷阱,首先要明白我教育的初衷在哪里。
就在昨天,小柚子磕到头了,留了好多血。在处理伤口后,每每看到他头上的那个疤,我心里就隐隐作痛。我在想,其实我是真的很在意我的孩子的。发自内心的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
所以我应该是因为爱他们,所以我才想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他们。我需要再教育他们,和他们一起成长的路上去体会这其中的奥义。
所以,教育孩子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我们对于教育的认知,只有认知提升被深刻体会了,我们才能把教育这场攻坚战做的长久。绝对不是说照着视频学几个具体的话术和具体的做法就能教育好的。
那么,接下来的教育之路,我该怎么走呢?
首先我要去给自己搭建一个关于教育的稳定系统,在看相关书籍,文章课程的学习中去发自内心得体会,教育的意义,切切实实提升认知,反反复复体会,直到彻底相信这些认知。然后再去学一学具体的方法实施去实践。
在体会这件事上,我慢慢发现了其实我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我不想用上一辈老人的经验之谈不加评判的就这样教育孩子。我也不想实行一种开盲盒的教育,总想着可能大了就会好了,大了就会明白了。其实不会的。
智慧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教育的核心:言传,身教,境教。
我要踏踏实实落实在行动上,把教养任务落实在每一天,去收获每一段的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