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词定义
(一)意志力:英文解释是the ability to control yourself。首先它是一种能力,是用来控制自己的。
(二)自控:英文是self-control,就是自我控制。考虑到整本书的主题,将自控限定为对注意力的控制。
(三)专注:英文是focus,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的状态。
(四)效率: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避免浪费资源、能量、努力、金钱和时间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用较少的资源,完成较多的成果。更多时候,我们提到效率会将资源指向时间。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效率”经常是指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
二、关键词关系
从大学开始逻辑就学得不好,特意去查了一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
充分条件:有A,一定有B;没有A,未必没有B。
必要条件:有A,未必有B;没有A,一定没有B。
下面是基于这四个表达式对4个关键词进行的分析。
(一)专注和效率
专注是效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要提高效率,必须保持专注;但保持专注,不一定有效率。
效率是专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如果有效率,一定是专注的;但没效率,不一定不专注。有可能是方法出了问题。
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一定比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效率要高。
但专注并不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因素。效率的提高可能还受别的因素影响,比如做事的方法,好用的工具等。如果没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只一味专注,也并不见得就一定高效。
(二)专注和自控
专注是自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没有专注,就不需要自控;但保持专注,并不一定需要自控,能够保持专注的人,也不一定自控能力强。
自控是专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在大脑功能没有障碍的情况下,有自控能力,一定能够专注;但没有自控能力,不一定没法专注。
自控是控制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当中包含了注意力。专注是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的状态。
如果事情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么不需要自控就能够做到专注;如果是自己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排斥的,那么就必须借助自控才能达到专注的状态。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一直做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事情,从而保持在心流状态的情况毕竟不多见。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都是不那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情。
所以,在排除心流状态的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面对成长中的必要难度的时候,如果要专注,自控是必须的。
只有自控,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提高效率。
(三)自控和意志力
意志力是自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如果要自控,一定要有意志力;但有意志力,并不一定能够自控。
自控是意志力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如果需要自控,一定有意志力的投入;但是不能自控,不一定是缺乏意志力。
根据《思考快与慢》中对于注意力、努力和意志力关系的阐述,控制注意力需要努力,而努力需要意志力的投入。所以,只有投入意志力,才能做到自控。但有意志力的人,也可能出现无法自控的情况,因为存在某些事情超出意志力范围之外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效率、专注、自控和意志力之间的关系是:要提升效率,必须保持专注;要保持专注,必须能够自控;而要自控,必须投入意志力。
三、感想
构建《意志力》书名中四个关键词的关系是老大今天讲课的时候给出的任务。拖了一天的时间,一直没有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
二是老大分享的时候用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这样的逻辑术语,产生了畏难心理。
三是一直都知道自己写东西没有什么逻辑,写出来总觉得会丢脸,所以一碰到整篇输出的要求,就忍不住要逃避。
本来打算就这么躲过去的。但下午准备写日更留言的时候,看到内容是对这四个词关系的解读。想起自己参加报名活动时的标准,瞬间感觉到深深的羞愧。于是默默地关掉日更,硬着头皮开始尝试梳理。
然后就体会到了老大常说的“越是看上去简单的东西,越要尝试输出;越是看上去困难的东西,越要尝试输入”。哪怕就只是生搬硬套地用现成的表达式梳理,还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勉强对这几个词的关系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
写完之后又看了一下大家分享的内容,感觉自己简直写的不成样子。完全不好意思去发布。但想起TED上一个演讲里说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让自己不断地犯错,在犯错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现在写得不好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硬着头皮写,一次比一次写得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不就好了?
为了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豁出去,写完一定要分享了!
时间记录
【开始时间】20:30
【结束时间】22:45
【共计耗时】2小时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