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9随笔 我们为何无聊

今天上午,把昨天剩下的那些文件上载完后。突然又陷入了一种虚无的状态。手头上已经没有很着急的活干了,于是又剩下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工作。所以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有点坐立不安。那股无聊的情绪,又迎面而来,无法集中于手头上的事情。总想着该如何解脱,该去做点别的啥事情来摆脱这种工作引起的烦躁。

下班后坐着班车,一路堵车,到万象汇吃东西。然后又是胡乱走半天,想着自己要干嘛,周末要怎么过。感觉自己整个人被束缚住了。就是想着要找个不一样的地方走一走,想让大脑换一种思考,别被负面的情绪所蒙蔽了。我感觉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想干嘛,做什么都引不起兴趣。

“从根本上看,无聊就是能动性危机。一只漂浮在海上、被潮水推来推去的软木塞并不是施动者。逆流划船、想要靠岸的渔人才是施动者。软木塞并不能决定自身的运动,而渔人可以。”

“无聊来临时,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已变成了一只软木塞。控制我们的思想,选择专注的事物,然后成功地把我们的认知能力投入所选择的任务上,这才是能动性的基础。如果想要改变无聊的状态,夺回我们的能动性是关键所在。我们不能继续做一只软木塞,而要变成那个渔人。无聊是对行动的召唤。”

这种状态就是我也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但是提不起动力。我知道要写作,要看书,要运动。但是这种感觉把我困住了,我就想着要吃东西,吃垃圾食品,要看一些娱乐无聊的视频和不良小说。想用这种最容易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方法,来刺激自己。

其实我也知道无聊的产生,是因为没有意义。觉得工作和生活都没有太大意义。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感觉。如果通过一些视频和刺激,可以短暂的逃避,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业余时间却沉迷于这些低级娱乐中。那就是更加没有意义。结果就是把自己拖进了无意义的无聊深渊。

无聊提醒我们意义的缺失。而当事情进展顺利时,无聊的信号会将我们引向这样一些活动:它们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激情,并最终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但事情并不总是这么顺利。无聊是对意义的一种低效刺激。事实上,不感到无聊并不意味着意义一定存在。

在最深的层面,无聊告诉我们,我们正在浪费自己的才华,我们没有与世界连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或者,如罗伯特·怀特所言,没有满足表现和发展自己能力的需求。

我们无聊时,我们收到的信息并不仅仅是要我们尽快摆脱这种不适感,而是要我们找到一个与世界连接的更好的方式,以表达我们的愿望,施展我们的能力。为了让无聊对行动的召唤发挥作用,我们必须牢记,在改变这个动力背后,无聊最终的驱动力在于让我们变成控制自身选择的施动者。归根结底,无聊是不会放过我们的,直到我们承担起自己的代理权,发现自己的愿望,并培养与世界的互动。

说到底战胜无聊的最终方法,就是让自己产生输出,与外界有所关联。可以是写作,可以是公用号,可以是在网上找人聊天。想办法把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输出的人。而且是不以盈利和金钱作为衡量的。这才是无聊所产生的号召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