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正好是在读广警的第一年,那时候正在军训。我听着歌,在某个晚上昏暗的灯下写着日记。而正好在几个钟之前,我打电话给高中的某人,接通的时候,我一言不发,听着那边的一声问候,沉默了很久挂断了电话。我想着,对于我来说,如果那时候我们没有相遇,会是什么样子呢。这首歌对于我来说,仅仅存在于个人情感的层次理解,而已。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听了这么几年,在广警的第三年了。看着歌词,我想的再也不是当初那种特别浅显敷衍的东西,虽然这么说似乎很做作,但确确实实,这首歌,已经可以用来阐述,阐述我读警校的那种日月轮回,斗转星移的流逝感了。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我会是在哪里?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停留在对自己成绩的沾沾自喜,家里人已经开始对应该报考哪个学校开始担忧,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成绩在选学校选专业方面有多被动,我如往常一样放浪形骸。
那天晚上洗完澡从三楼下来的时候,听到老爸跟伯伯的电话,说读警校,我有一点点惊惶和抗拒。
后来老爸带我去检查眼睛,在得知做不了OK镜之后,老爸问我:“想读警校吗?想的话做激光。”
我想了一会,回答他:“那就做吧。”
做激光前有一段时间滴了散瞳药水,24个小时都不能睁开眼睛,睁开了也看不到东西。从医院出来老爸扶着我,一路走得跌跌撞撞,踢到了花坛的砖块。我没有意识到,我后面走的路,也像今天一样,完全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我将在黑暗中摸索,将在未知里禹禹独行。
如果那时候我没有选择做激光,没有选择报警校,我现在会在哪里呢?
如果我们从不曾相识,不存在这首歌曲
说不存在不现实,毕竟不是我写的歌,是我们的阿信。
但如果我没有读警校,听到这首歌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想法了。
至少不存在现在这种少年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念头。
每秒都活着,每秒都死去,每秒都问着自己
谁不曾找寻,谁不曾怀疑,茫茫人生奔向何地
这段话在军训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能是我夸大其词,毕竟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虚弱肥胖的死宅,陡然面对这种石破天惊的训练,实在是顶不住,顶不住也要顶住。
在七号楼下俯卧撑的时候,汗水划过额头,渗入眼眶,划过脸颊,重重地坠到地上,啪嗒一声变成一个泛滥的圆。
在排球场上站军姿的时候,阳光烘焙着大脑和躯壳,汗液在衣服上变成盐渍,又重新变成汗,变成盐渍。
在足球场外跑步的时候,胸腔里堵着一团气,不上不下,沉重的呼吸像是锤子一样在心底一下又一下地轰击。
好吧没这么夸张,至少那个时候我经常想。
这是受刑吧,我死了得了。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啊。
这谁顶得住啊。
我确实是每秒都感觉自己活着,但是生不如死;我也确实每秒都觉得自己要死了,但还是要坚持下去,毕竟别的人都在坚持。
我也经常问自己:读警校真的是本愿吗?警校真的适合我吗?虽然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这两个问题,至少我不会再去问自己了。
每个人遇到各种各样的路口,都不知道自己往哪边走是最合适的选择,但还是要做选择,可能有人引导,可能遵从内心,走归走,边走边找寻,边走边怀疑,找寻里怀疑里,慢慢的就能找到自己人生走向了。
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话是这么说,捂脸。我,我没找到,艹。
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
从此后,从人生,重新定义,从我故事里苏醒
军训临近结束的时候,教官、队助和指导员给我们发了警号和警衔。警号是按照宿舍床位安排的,我也没想到,我居然会分到一个这样的数字。
2333,回想起来也是2333。
特别吉利又很喜庆的数字,将伴随我大学四年。
后来在操场举办了授衔仪式。
我记得好像是跟麦嘉俊,两个人互相套上了警衔。
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场景,警察这两个字,出现在我生命里。
从此后,从人生,重新定义,从我故事里苏醒。
不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大学生,跟某种责任产生了关系。迷迷糊糊中,还没有特别大的荣誉感,即使现在戏言自己在别人眼中就是保安,但摸到肩膀上的臂章的时候,依旧会有种异样的感觉,这算是,某种东西,从我的故事里苏醒了。
很小的时候看到伯伯的警服,就说自己想要做警察。
实际上那时候我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还以为自己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
没想到自己真的会,走上这样的路。不知道未来是怎样,但还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
我已无暇顾及过去,要往前走。
晒伤的脱皮,意外的雪景,与你相依的四季
苍狗又白云,身旁有了你,匆匆轮回又有何惧?
晒伤的脱皮,还是军训,即使用了防晒霜,裸露的皮肤依然有了一点点的损伤。帽檐下的耳朵,在经历了几天的烘烤之后熟了一点点皮,撕开之后是暴露在烈日下的嫩肉;脖子后面的部分被晒得像烤焦的牛排,黑得让人没有下筷子的胃口;卸下作训服后,在胸口是泾渭分明的两种颜色,一种是暴晒的健康色,一种是原本病态的苍白色。读警校之后慢慢变黑,虽然这些年又往回白了一些,但终究不再是以前那样被人说是小白脸的肤色了。
17年在交警中队见习的时候,第二次晒伤。去的时候正好遇上创建文明城市,第二周的某天,听说有人过来检查,于是全员出动。一大早在路口站岗,广东八月份的阳光,让我再次重温了军训的感觉,唯一的不同就是我能自己选择被晒的方向,晒了一会左边就换一下右边。
意外的雪景,在广东哪能看到雪景呢,学警倒是有很多。17年寒假参加春运执勤,我还记得第一个通宵班的晚上,听说特别冷,穿了两件毛衣,冬执勤服和冬大衣,最里面还贴了好几片暖宝宝,穿了冬执勤裤还加上多功能裤,整个人像是一个行走的衣架。在东站的二楼,空荡荡没什么人,跟杨远鹏走了一圈又一圈。是两个在黑暗里大雪纷飞的人啊。从零点到四点,看着这座城市从喧嚣到渐归寂寥,看着马路从车水马龙到零零星星。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光。18年寒假重回东站,执勤的人已然换了一拨,所忠所做的依然是原本那些事,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精力,去兑换旅人的安全,旅人的方便,是每个人心里和肩膀上都镌刻着的满足。
人之成长,一路倔强,一路受伤,且逆流而上。
从作训服,到夏执勤服、立领长袖、春秋执勤服、冬执勤服,最后多功能服,与警服相依的四季,与警徽相依的四季。
已经到了第三个四季。
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
每一分,每一秒,每个表情,故事都充满惊奇
有很多很多东西,在没有进入警校之前,对我而言都是未知且神秘的。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每学期都有不同的户外课程,擒拿格斗、枪械、警务战术、警察心理素质,虽然再也没能像以往的体育课那样自由活动,玩玩羽毛球或者篮球,但这种特殊的训练课程却愈加珍贵。刑事科学技术课程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单反相机和光影奇妙,第一次了解到字体笔墨里蕴含的信息和奥秘,第一次发现足迹手印所暴露的点滴线索......
我不是一个能完全吸收所有知识的人,但我在第一次成功摹印手印的时候,在第一次透过显微镜看笔迹勾勒的时候,在第一次扣动扳机震颤虎口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于我而言都是难以言状的惊奇
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
未知的,未来里,未定机率,然而此刻拥有你
转瞬之间已是大三,再在这块南粤警官摇篮呆上两个月,16级公安类学子将背上行囊,踏上长达五个月的实习之旅。然后是备考、国考、统考、体检、面试、论文,乃至毕业。
安排得明明白白。
踟蹰很久的复习到现在依旧没有开始,面对浩如烟海的复习资料,有时候心血来潮随意刷的几道常识题都能让我按奈不住爆粗口......
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沉入到复习状态里去,像高三一样。
我用了两年进入了高三的复习状态。
这次没有两年了,不知道能给我多长时间。
未知的,未来里,未定几率。
未来能不能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警察,还是说不定的事。
至少现在还是,勉强算是。
某一天,某一刻,某次呼吸,我们终将再分离
而我的自传里曾经有你
没有遗憾的诗句,诗句里充满感激
曾经开玩笑的语气说:“三年后可能就是墓志铭上的只言片语了。”
如果顺利考上了,那分离的那一天,就很遥不可及。
如果运气不好考砸了,那分离的那一天,就很触手可及。
不管怎么样,四年警校时光,亦或是很久很久的警察生涯。
都会存在何宇宁晚年的自传里。
如果那时候我还喜欢写东西的话。
写作是一种跟自己说话的方式,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我会是在哪里?
如果我们从不曾相识,不存在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