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有竹的第68篇原创文章
·作者 熊有竹 ·首发 格行营销笔记
最近的海天有点郁闷,深陷“双标”的舆论泥潭。
网上一堆人对海天口诛笔伐,一堆人“教”海天做公关。
海天酱油“双标”事件的起因是,某网红在抖音上,对酱油进行“科普”,揭秘勾兑酱油,不过,该网红没有点名,并且隐藏了品牌信息。
但是,网友对号入座,把火烧到了海天的身上。
火烧到海天身上也很正常,因为海天作为行业里的第一名,品牌认知度最高,市场份额最大,几乎在任何一个商店或超市,都能看到海天酱油。
顺着网红带火的话题,有位在日本的网友说自己在日本买的海天酱油,没有食品添加剂,而在国内买的有添加剂。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比,迅速虏获了公众的注意力。
在逻辑学里面,只有一种事实,那就是客观事实。
在商界里面,有三种事实,公众眼中的事实、消费者眼中的事实和企业眼中的事实。
定位大师里斯说:在商界中,只有认知,没有事实。
公众在网上看到的,是被舆论演绎了一遍又一遍的“新闻”,得出的判断和结论是,海天“双标”了。这就是公众眼中的事实。
国内消费者在网上看到,出口到日、韩等国的海天酱油,配料表干干净净,没有写食品添加剂,而去超市一看,都是有添加剂的,这就是消费者眼中的事实。
由于公众和消费者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实在太多了,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证信息的来源和真假,他们对最先进入心智的信息,印象最深刻,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这就是公众的认知。
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他们根本就不会去验证他们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来源是否可靠,是真是假、是客观还是主观;只有一些习惯性辩证思考的人,在验证之前,会先打上一个问号,保留判断和结论。
叔本华说,读书不思考,自己的头脑将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我想说的是,在自媒体时代,看到资讯不思考, 你可能会变成别人手中的木偶,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那海天眼中事实是什么?
海天国内销售的酱油,既有含添加剂的,也有不含添加剂的;出口的酱油,即也含添加剂的,也有不含添加剂的。
但是,海天的第一份声明里面说了这些吗?并没有。
海天的第一份声明,把废话删掉,其实就三句话。
第一句,海天的产品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法的。
第二句,海天使用的添加剂,都是符合法规的。
第三句,那谁谁谁(几个抖音账号),老子已经在收拾你们的路上了。
消费者认为海天“双标”,把没有添加剂的拿去出口,把有添加剂的在国内销售。
海天的声明,读起来的感觉是:“老子就是使用了添加剂,怎么着?”。
这声明,完全就没有get到公众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海天的后面两个声明,都与此类似,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为什么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告诉消费者和公众,自己没有双标,然后上证据,从哪一年开始就在国内销售零添加酱油了,占公司出货量多少;出口的酱油,既有含添加剂的,提供相关数据,甚至可以提供一些企业的战略信息,关于海天在国内推广零添加酱油的战略安排等。
此次海天“双标”事件,可以说是定位思想的一次反向利用。
定位思想的其中一个核心要点就是简化事实信息,单刀直入,使得受众快速在心智中形成的认知,得出判断和结论。
海天就中了这个“计”,而海天的声明,没有get到公众的情绪点,而是试图讲大道理,教育消费者,证明别人错了。
我对很多做销售的朋友说:做销售的,千万不要和客户争对错、讲道理,否则,就算你赢了,你也赢不到他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