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嚷着赶紧下班回家炒米粉,心情显得异常激动。
潘石屹曾经评价伏牛堂的米粉说:“看到湖南人在伏牛堂那么开心的吃粉,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浆水面。”没错呀,每个地方人吃的东西不一样,但谁小时候没有一种让自己无比依恋,长大离家后又至今难以忘怀的味道呢?还记得在我小时候,一天中最开心的就是放学回家听到妈妈说今天的米饭不够,晚上要吃米粉了。那时候的我恨不得每天中午多吃两碗,晚上才有米粉吃。
家乡的客家米粉也叫粉干,既不同于米线也不同于桂林米粉。客家米粉是客家人的主要副食品,更是客家人在长久的迁徙及生活过程之中发明出来的一种食物。客家米粉便于携带,粉条色泽白净,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口味香滑爽口,具有原始的大米清香。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炒米粉,既可以添加鸡蛋、青菜,又可以放各种腌菜、肉类作为辅料,旺火加香葱,料酒,简简单单就可以达到90分了,味道浓郁,口感爽口,再配上一碗骨头汤,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每次超市买的米粉,不是不够爽口,就是一下锅就变糊,一直达不到内心的期待。于是这次回家,特地叮嘱老妈给我准备了一打米粉供我疏解乡愁。除了米粉以外,此次还带了腐竹、鸭蛋、各式香料,自酿米酒和葡萄酒等等。就连老爸都忍不住常说:你妈恨不得把家里所有你喜欢吃的,你要吃的,或是大滋大补的东西都给你捎过去,就怕你瘦了想家了。
也许它的味道并没有多大众化,但它对我而言,是一种家乡的味道,更是一种母爱亲情的味道。
写不下去了,回家炒米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