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每位女性,或大或小,都在书中获得了丰富和饱满的形象。她们有些是养在闺中的小姐,有些是丫头,有些是太太夫人,有些人循规蹈矩,有些人张扬跋扈,有些人粗鄙不堪,也有些人明艳不可方物。而在旧社会的体制下生活,这些女性们各自的选择也都不一样,譬如袭人选择跟随,凤姐选择算计,宝钗选择独善其身等等,难以一一评述,但里面尤其让我念念不忘的,是有些姑娘,
在遭遇波折的命运坎坷的时候,选择了不将就和不凑合,甚至哪怕是付出生命也不足惜。
一个是鸳鸯,贾母的贴身丫鬟;
另一个是尤三姐,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
咱们先说鸳鸯。
鸳鸯虽说是丫鬟,但是模样气性都是很好的,书里说她“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平日里贴身服侍贾母,前前后后,吃穿用度,照顾得妥妥帖帖,贾母甚是喜欢,譬如当他们要玩行酒令的时候,“众人都知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就可见一斑了。因此,平日里凤姐也要给三分薄面,所以她的生活相对其他的丫鬟来说向来都还算好。
鸳鸯的不将就不凑合出现在宝玉的大伯贾赦,看上了她,要讨她做小老婆的时候。贾赦呢当时先让自己的正妻邢夫人先来游说,邢夫人开口便承诺,“这一进去了,就开了脸,就封你做姨娘,又体面又尊贵”。看着不行,又让鸳鸯的嫂子来,话里说的是
“可是天大的喜事!”
,还不行,再让她哥哥把她接了出去继续说。
鸳鸯是怎么回应的,鸳鸯先是把她的嫂子骂了一遭,
“这个娼妇,专是个’六国贩骆驼’的”。
后来看她哥哥也来纠缠不放,就假意说同意,要去和贾母告别,趁着和贾母见面的时候,这边说着宁可死宁可做姑子也不嫁,那边就掏出剪刀铰了自己的头发。众人赶紧去拦。这一下把贾母气坏了,直呼
“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都要来算计。”
骂了一堆人,弄得贾赦非常羞愧,这才作罢。
另一个姑娘,是尤三姐。
略带轻薄地说,尤三姐真真担得起“尤物”二字。先说说这尤三姐是谁。尤三姐的亲娘是邢夫人的后妈,邢夫人又是贾珍的老婆,贾琏是贾珍的堂兄弟。这两位堂兄弟都垂涎于尤三姐的美色,有事没事就来尤三姐和尤二姐那里转悠,想着找机会一亲芳泽。
哪知道尤三姐虽然看似风流,个性确是很强的,硬是没让这二位占着什么便宜。于是贾琏就转了投向尤二姐,贾珍也觉得伺候不来,寻思着既然得不到手,不如趁早让她嫁出去便罢了。于是贾琏问了尤三姐的心意,看看可有意中人能许配。
三姐心里中意才貌双全的柳湘莲,说
“这人一年不来,她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
。如此,贾琏外出路上遇到柳湘莲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说了,柳湘莲当时也觉得挺好挺高兴,给出了自己的一对佩剑做定情之物,三姐心里开心,觉得找到了所托,一心一意守着宝剑等。
后来柳湘莲亲到贾府,和宝玉打听,听宝玉说这尤三姐是贾珍那边的亲戚,当下就悔了,开口便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这一来,便去找贾琏,说还是算了吧。哪知道被尤三姐听到了,拿着那对定情的剑就追了出来,一把递给柳湘莲,说“还你的定礼”,另一把握在手里,一回手,一转头,就自刎而死了。
再看这两个不凑合不将就的姑娘,发现她们所遭遇的事情都有些共通的地方:
——个人的实力都很强。别的且不谈,鸳鸯能在贾母身边做大丫鬟,尤三姐能在一趟浑水中保持清醒,都是很难的;
——都有被误会或者在被误会的路上。贾赦多次派人游说不得,就说鸳鸯“她必定嫌我老了,大约她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 而尤三姐,更是被意中人误会为德行有失之人。
——结局都不甚圆满。鸳鸯自打那场小老婆的闹剧后,全心服侍贾母,待贾母西去,她便也自尽而随;尤三姐则是被心爱的人误解后,当场以死明志。
细细想来,古时做一个不凑合不将就的女性,就那么难。现在是文明社会了,大家都进步了,不将就不凑合的姑娘们,你们都还好么?
愿你们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