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象征(神话与潜意识的关联)——此节小标题
现代人通过考古发现,从各地的仪式和神话里,找出了相同的象征的模式,比如雕像、图案等。然而这些象征在现代人看来,与我们对于“英雄”的态度和当今大事件之间,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性,显然毫无意义。不过,荣格对大量的梦境观察分析后,发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模式,那就是这些梦的象征源自于荣格称之为“集体潜意识”的心灵组成部分,即保存和传送人类的共同心理遗传质的心灵组成部分。它与古代神话的象征存在着种种关联。
我们并不能从自己的梦境中发现与古代神话相关的象征意义,因此无法理解它们,也不能同化它们。而梦的分析者们在获得了有关古代神话象征起源及其意义的较为广泛的知识之后,便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分析,了解潜意识通过梦带给我们的象征意义,在这类象征中蕴含着种种启示,对于我们生活态度和行为都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由此获得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
这些象征存在着诸多不同的作用,一些与童年和青年时代的过渡时期有关,另一些与成熟期相关,甚至还有一些与自己的死亡相关。
文中举了圣诞节和复活节的例子,没有过耳濡目染,感触不大,于是开始联想中国的节日,想到有一个习俗:头七,是说一个人去世后第七天,魂魄会回来,然后才会再去投胎转世,与复活节的死灭复生永远循环的主题很类似,有些人或许并不相信轮回转世,但在这个传承下来的祭祀仪式中还是会恭敬诚恳。我不禁想起,每次去到寺庙当中时,心里便会不由产生一种敬畏感,会不会就源自这“集体潜意识”?
分析者们对象征的历史、象征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的色研究得越多,发现会越容易理解,这类象征中蕴涵着一种重新的创造意义,也就是说,现代人的潜意识心灵保持着创造、演进象征的能力。那些古老象征没有衰亡,它正在寻求一种现代形式的存续。
以上大部分都是书中的原话。
哲学家们诸如叔本华、尼采等人发现了人类无意识的存在,接下来弗洛伊德通过梦发现了研究无意识的方法,并将其定义为潜意识,相关心理学家们展开了对其方方面面的研究。本书第二部分主要就是表述古代神话的象征意义与人类潜意识的关联性。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像是牛顿发现地心引力一样,需要一颗异常敏锐的头脑,再加上心理学家们丰富而广泛的知识量,以及大量的实践观察及经验积累,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性,加以释义和拓展,然后再对人予以指导和更深层的发掘,以便从其中获得启示并且改变自己——这便是他们进行研究的意义吧。
梦的象征能够和古代神话联系起来确实让我很惊讶,但是由于对西方神话故事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书看起来会相当吃力,转换到自己所知的神话当中,重新翻看熟悉之后,再对自己不曾理解的梦进行思索,试图从中寻找类似的象征意义,却完全无法参透。不过并不灰心,这些发现本就耗费了心理学家先驱们大半生心血,后来的分析师们也是要经过多年学习实践,我能在门外看看热闹也甚觉有趣。
我对“集体潜意识”有点好奇,进一步搜了下关于它的概念,很有意思。弗洛尹德认为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而荣格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其实我觉得虽有所不同,但它们并不矛盾,甚至有相辅相成之感,使得我们对于意识的了解更加宽而深。“集体潜意识”是人格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所以它是大家都有的。
写到这些内容时,想起前几天看到一篇《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作者道金斯讲到一个概念:觅母(meme),它是一种“文化基因”,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并且能通过模仿实现自我复制,在模仿过程中从一个脑子转到另一个脑子,从而从觅母库中进行繁殖,如同基因通过精子(或卵子)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代代相传。而这个概念居然与集体潜意识又有相辅相成之感,真是有趣极了。
将以上几个理论串连起来就是说,祖先们的文化基因通过meme库遗传给了现在的我们,哪怕是所剩无几,但说不定大脑里还留着诸如先秦诸子百家的精华碎片呐,这一部分内容则沉淀在冰山理论的最最最下层,形成一个庞大的基底——集体潜意识。于是,我们要对自己的意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神话作为远古时期遗传下来的文化,则成为一个很好的研究通道。
接下来几个小节,是详细地描述一些神话是怎样以及在什么样的目的上,与我们在自己的梦中所遇到的象征性材料相类同。我估计是需要看更多遍,花更多时间,才能写出读书笔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