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问你的爱好时,你一般怎么回答?在不考虑任何外界因素的情况下,我想你一定会回答你平时最经常做的事情(一般来说工作除外,原因后文解释)。
比如,你如果说自己喜欢看小说,那大概是因为每天都会看几小时;你如果告诉别人自己是资深剧迷,那你八成天天下班追剧;你如果自认是猫奴,那你肯定每天都要逗逗自家喵星人…
可是,你是否假设过,如果不看小说或追剧,换个方式打发时间,你其实也能接受;或者你做过对比,在养猫之前,你其实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喜欢猫…在大多数人看来,我们会因喜欢而去做一件事,但有时事实却恰好相反,我们会因为总是做一件事而变得喜欢它,而这正是我今天要说的,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由D.J.比姆在1972年提出,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理论认为,人们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 、情感和内部状态 。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主动吃苹果时,别人问他是否喜欢吃苹果,这时TA会认为,既然没有外力强制,是自己主动吃的苹果,那么一定就是喜欢吃。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要实现自我知觉,一般需要人们主动的行为,因为此刻我们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出于真实态度,这也是为什么上班一般不会成为爱好的原因,因为它有外力强制和相应报酬。另外,这个理论还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人们内部状态模糊不清、不明确,二是人们对自己做出什么反应不太关心。
那么,根据自我知觉理论,我们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可以通过首先在行动上的主动改变而去实现。正如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所言:“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么就首先拿出自信的姿态,有研究表明,相比于无精打采的人,挺胸抬头的人对自己的观点更自信;如果你想变得快乐,那就先做出快乐的表情,专家说,微笑比皱眉更容易让人内心释然。
同样,如果你想变得喜欢看书,那么就先每天去看,你想变得热爱运动,那就千万别偷懒。当你为一件事付出得越多,你对它的感情就越深,任何兴趣都是需要经营的,你的特质是可以培养的。
总之,行动非常重要,重要到很多时候足以改变你对自己的认知,有句话说:别等到完全准备好了才开始,不如说:在没开始前根本就很难完全准备好。
你做什么样的事,不仅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连你自己也会真的变成这样的人,不要吝惜努力,不要觉得肤浅,用行动去提醒大脑,在想做的事情上,“手比脑子快”,实乃明智之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