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儒生问众人:“夫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七十二人中冠者几人,童子几人?”众人皆不知,纷纷向编出笑话的儒生请教。那儒生引《论语》一段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解释道:“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相加正好为七十二人,是以冠者三十人,童子四十二人。众皆哄笑。这儒生熟读〈论语〉,却将夫子经义如此曲解,是故博得众人一笑。
据《古今笑》载,宋朝有一儒生家徒四壁,只可温饱,但此人却嗜酒如命,一日苦于无钱买酒,忽见九坛美酒抬入了太傅的家门,心中甚是艳羡。他素知当朝太傅独来独往,少有知交却学识渊博,又知太傅非圣贤,薄周礼,是朝中少有的只尊崇道家却对儒家不屑一顾甚至大骂孔夫子的人物。儒生心生一计,连夜赶作了几十首批孟子的诗,次日一早在太傅门前放声朗诵。那时宋朝理学兴起,孟夫子作为“亚圣”是很少有人敢骂的人物。太傅听见书生所写的诗,赶忙打开门,引这位儒生为平生第一知已。于是这位儒生便在太傅府上盘桓数日,与太傅一边喝酒一边骂孟子,待到酒喝完才走。这位儒生“学以致用”,用熟读的《孟子》骗得美酒喝,而他所写的诗中有一首我仍然记得,也当真有趣,便抄录如下:
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这诗第一句讲的是《孟子》中有“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说的是有一齐人成天去讨他人的祭品吃,又回来对他的妻妾夸耀。这个故事比较形象,但却忽略了国情:什么时候一个乞丐都能有一妻一妾了?第二句是讲有个典故中说,有人一日要偷邻家一只鸡,希望戒掉这个坏习惯,高人告诉他,让他从一日一只鸡到一月偷一只鸡,再到一年偷一只鸡,最后就可以不偷了。这故事倒的确告诉了一种戒掉不良习气的方法,但邻家哪有这么多鸡让你折腾?至于下一句,则是说孟子成天提倡“正统” ,“王道”,可为什么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时不去找仍然存在的“正统”,“天下共主”周天子,反而去游说魏国,齐国这样的诸候小国,这不是言行不一吗?这诗颇可圈点,其中齐人与偷鸡,不过是比喻,不足深究,倒是最后一句刁钻而又诛心,只怕纵使是九泉之下的孟子亦不能辩驳。
这两名儒生,都是熟读圣贤之论的人,就连曲解也能曲解得有几分道理。当今之人,大多都说八股文禁锢了时人的思想,或者说八股文只需要死记硬背。从这些趣事看,只怕这样的认识失之偏颇。
苏轼考进士的时候,主考官正是著名的梅尧臣。苏轼在文中写了“尧问皋陶”之事的典故。梅尧臣身为一代大儒虽然对此生文笔十分激赏,却苦于竟不知道这个典故的来源。梅尧臣心想,世间经典何其多,自己没看过也是有的,于是让苏轼中了进士。后来苏轼设宴感谢梅尧臣。梅尧臣趁机问起“
尧问皋陶”的典故。苏轼问言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说那只是他一时编出来的。梅尧臣哭笑不得,但暗地里佩服苏轼的机智。事实上在八股考试中也有不少如同苏轼一般的考生,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的。
八股考试所考的不过是九本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可是古往今来的考试何其多,这区区九本书怎么能供给那么长时间的科举考试?于是考官们动起了脑子,他们将两个不同部分的两句合在一起 ,作为考题,这两句可能并非出自同一本书,也可能意思上毫无关联。比如〈论语〉中的“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与《易》中的“利见大人”合在一起,两句话意义天差地别。这又如何答法?但还是有考生写出了文笔华美,条理清晰的八股。甚至后来的考官将书中的“句读”作为题目,竟也有考生写出好文。如此考试,只用死记硬背怎么行?
但也正是因为斯时考生的注意力注重于如何咬文嚼字,在圣贤之书中找寻破绽,或者找到考官出题的意图,反而很少有人去关注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而中国古代的官场上,多的是钩心斗角的小聪明,少的是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