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Jessie(粥左罗写作训练营13期、15期学员,16期14班班长)
【职业】国有银行投行职员
【城市】北京
【我的3个标签】
投行律师
中古包包发烧友
创业公司老板娘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有成就的三件事】
1. 22岁一句韩语不会,就读韩国前三法学院开始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2年内顺利毕业(期间通过我国司法考试),进入投行工作
2. 依靠自己努力考入国有银行投行部
3. 支持老公创业,从一个5个规模的小公司做到100多人的B轮融资企业
【在训练营的收获】
今年四月因为疫情在家百无聊赖,有幸看到了一篇粥左罗公众号登载的文章,塔图阿姆写的《罗志祥再次道歉,文字水平差周太远:跟罗学时间管理,不如跟周学写作》,吃瓜之余发现会写作的明星简直自带流量加速器,深感写作的重要性,便迅速报了班,开启了我的写作训练营之旅。
第一次参加13期的写作训练营,当时的班长是彩虹枫,一开始我对班长的迎接和群里轰炸式的关怀是有些不适应的,前几期自我介绍也是草率对待,但随着营里小伙伴们对我作业的点评和鼓励以及训练营作业难度的不断加大,我开始慢慢爱上了这个训练营的氛围,通过每天认真打卡、迭代作业、相互点评,最后冲入了全榜前45名,有幸成为第三周的优秀学员并得到了粥老师《学会成长》那本书。
但13期训练营是不圆满的,首先因为自己比较慢热,训练营前期参与度不够。同时,那段时间比较忙,作业迭代也做的不好,最后长文写作从选题到写作改稿竟然是一天内完成的,质量也可想而知。基于上述原因我又报名了复训,但14期确实与自己工作时间冲突,所以又延了一期成为了15期训练营的一员。
15期训练营时间如跳丸日月,很快就过去了。作为复训学员,每天基本按时打卡,晚间看评论迭代作业和点评其他小伙伴,偶尔撩一下帅哥班班“简简单单”,不出所料在结营的时候拿到了精英学员的称号。但最大的遗憾就是,早早开展了长文准备工作并拟定了自己喜欢的选题,却迟迟无法下笔,最终没有能够及时完成长文。这件事情像一个小石头一直堵在心头。
直到我报名参加了16期的训练期,并且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班长。我十分感激这次机会,迎新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一份通关攻略,并提前加了每个学员的微信号,给以热情的迎接并根据每个学员的情况总结了一份表格,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职业,城市,爱宠,特点以及对自己的初印象。
班长这个身份已经过去了10天,这10天里每天除了日常作业点评答疑催作业以外,我还学会了跟同学和班班助教们深度链接,在这段日子里,我觉得自己不像一个运营,更多的好像一个别人的树洞,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心情说给我听,我也可以交换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收获很多。
最后系统的来理一下自己的收获和成果:
1.对于写作的自信感增强了
在参加训练营之前 ,我对于写作这件事情一度是有点抵触情绪的,原因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外企,工作语言也不是中文,外企的文字风格与国企的公文格式也不相同,所以一直对于自己写作不太有自信。
但经过写作训练营,我开始接受自己写的不完美的事实,通过反复的系统性的训练(包括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动笔写作的训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找到了写作路上的同路人
经过三期训练营的摸爬混打,我发现训练营里与我有着相似困惑和烦恼的人,但在这里我们不聊写作,而单纯的分享其他方面的心情,聊美食、聊帅哥、聊音乐、聊视频,甚至聊育儿,但写作又像一条无形的线一直牵引着我们。让自己在一个舒适的道路上做着一件很苦逼的事情——快速提高写作能力。我觉得这是训练营最牛的地方。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还未出师的训练营学员的一点分享。目前我还没有写作带来的巨大成就,但报名了高阶训练营的自己期望自己的实力增长后可以通过写作实现更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