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个梦,就像天边的月亮。看得见,够不着。
总是感觉世界有很多的精彩与稀奇,别人都是先知先觉,而自己却是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
总是要等到别人都绕了一圈,走出来了,自己才知道身边原来有一座宝城。
而世人多与我不同,世人多低调;我却喜欢叫嚷——见到一朵鲜花,一树美景,都想喊大家一起欣赏。
早在少年时代,差不多读小学的时候,我酷爱的仅仅是数学,语文对我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上了中学以后,准确地说,是从初三开始,文字于我开始有了魔力。上了高中之后,更是疯狂地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文字上。我开始涉猎一切能到手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西洋诗歌和中国现代诗。对中国文字的热爱,无以形容,甚至在高中阶段就自学读完了大学中文系的书目。
而后来,为身边的人和周围的环境所影响,被与文字隔离开了。我才体会到了人不仅是时间的函数,更是环境的函数。以至于后来选择的专业是实用的财务会计。
这样,也就差不多背离了文字。后来,更是为了生活,又忙又累又苦,哪里还有文字的份。
差不多几年前,生活的担子有所减轻。在以前的几个同学的鼓励下,我又摸索着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但囿于眼界,囿于环境,感觉自己像是井底之蛙,想看外面的世界,井口太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困了差不多两年,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口。
我也常常惊叹那些在文字领域风生水起的“春江水暖先知鸭”。自卑,自责,但没有完全自弃。
后来,我又知道老年大学有成人学习班,说实话,我更多地是想找寻一些机会,一些走向阳光的出口。也因此结识了一些诗友,文友,和德艺双馨的老师。这时,我才又把文字捡了起来。开始写点东西,主要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
两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看到余徐刚主席将我的公众号里的一首新诗《铜都春色》转发到市作家协会的公众号平台《铜都文学》上,我兴奋得不得了。觉得自己与文学走近了。
但后来我几乎只是在自己的小自留地里写写画画,也不投稿,觉得大咖太多。人生就像一个圆,半径很小的时候,觉得外面未知的只是那个半径对应的圆周长;而当半径延伸的时候,才知道未知的比原来的更多。所以,更不自信了。
也就更加地想学习,奈何,日月如梭,华年易逝,机会更是越来越少。一旦有学习的机会,我总是拼命地想抓住。
记得去年在朋友圈看到马书玉秘书长发的关于省作协在潜山举办青年作家研修班的信息的时候,我在下面留言说:我愿意自费去听课。后来,马老师还真的为我争取过,可惜年龄差别太多了。在此,再次感谢马老师!
也有其他作家老师说没东西写,我却不同,我觉得我有写不完的东西(这也许与自己人生经历有关),但苦于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所以,我非常希望能有系统的学习的机会。
今年,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得以在铜陵举行。这是作协程保平主席的努力争取的结果!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学习,每个市只有两个名额,严格控制年龄在45岁以下,有突出成绩的作家。但作为地主,程主席又为作协老师们争取到十个旁听的名额。我真的高兴极了!努力争取到一个听课的机会。
但在作协群里,看到程主席分析名额等情况的时候,我差不多一个晚上没睡好,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自不量力,是不是抢了不该抢的名额,毕竟自己也没做出什么成绩,年龄也偏大,学习了,会不会没产出,于作协是一种浪费……翻来覆去地想,甚至想问一问作协领导,如果有学习意愿一样强烈又比我更适合的人选,由于我的先行进入而被名额限制在外的,我愿意让出。想过来,想过去。
后来,感觉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复杂了,也许,学习并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愿意的,而我才是那个心智不成熟的人。
心中还是充满期待,期待上课的铃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