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中27网初31中27苋华坚持分享第287天2022.6.15《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今日继续学习第九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规则和途径),这是自然成功的境界。在咨询个案中,除了过去的恐惧和情感之外,对未来的期待都在引导人的目标和目的。随着不同的咨询取向从追溯过去的影响转移到对未来的正向期待,即治疗目标。咨询师应注意将心比心的咨询态度来理解求助者对自由而非被操控的需要。理论框架是参考,但理论不能代替事实。当求助者受内在框架的限制,咨询师以求助者为导向,是求助者发动改变与咨询师发动改变的区别。确定治疗目标的意义是看咨询师目标与技能和求助者的匹配度、咨询师的擅长和局限,明确出现什么情况需要转介(精神障碍做医学治疗,认知行为和人格障碍需要限制目标,咨询能力和水平不足以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如同将管理学运用到咨询个人,项目管理中目标是重要导向,咨询中愿景的力量比文字的愿望更有动力。学校咨询中目标的动力性:启发青少年对目标的思考。曹老师课后答疑: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心灵在自由交流形成的第三空间相遇,当下处理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疗愈过去也可以让未来触手可及。咨询师的行为意图和求助者相违背或强加给求助者时会错位,教育层面注重给予,咨询注重求助者的主体性和目的,咨询师应在建立好第三空间后反思自己意图是否符合求助者的目标,觉察自己和来访者当下360度球状的心智,感知是否关注目标和关注当下的关系状态。目标的反思和觉察是理性的行为,而当下注意和回应情感和无意识对求助者的影响需要对人的探索更深,依赖认知的努力可能忽略了身体和情感的平衡,需要把理性行为寄托在感性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