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蘑菇

      种蘑菇,在八十年代农村是不错的收入来源。父母为了赚取我们姐弟俩的学费以及平时全家的家用,父亲开始种蘑菇。

      种蘑菇的第一个步骤是要掰泥土。把从山里挖来的泥土,掰成一块一块的小土块,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掰蘑菇泥块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季节,但是反正很热,太阳直射下来,人无法抵挡。拿个小凳子坐在晒场上掰,等到早上十来点钟的时候就收工了,实在吃不消。

      均匀的泥土晒干,铺在架子上。然后还要用麦秆翻料。把麦秆绞成一段一段堆在晒场上,浇水,踩踏。堆成很高很大的一堆,黄红色的水从麦秆四周流出来。翻料好以后也铺在架子上,上面再放泥块。这大概是播菌吧。播菌播好后要把蘑菇房四面密封,连小窗都要封上,密不通风。然后从房子的最底下留一个小孔,进行进行加温烧热。使得整个蘑菇房的温度加升。

      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打蘑菇水了。为什么要选择在天未亮的早上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但每次都是母亲叫我们起来,四五点钟,吃点米海茶当早餐就出发了。打水有一个大的水桶,要到不远处水塘去挑来,然后用一个水泵把它压上去。我力气不够,要整个人压上去才能把水压上来。我爸或者我妈就在蘑菇间用一个笼头给蘑菇洒水。蘑菇长得可快了,前一个晚上还黑乎乎的一片泥,第二天早上就全部米粒大小的白蘑菇一大片,星星点点地一下子冒出来,很是惊喜。再过一天就是铜板大小了。

    采蘑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起得早,手脚要快。收购蘑菇有时间,大致不能超过早上八点。蘑菇采下来以后,要把蘑菇蒂头削掉,按大小分好。蘑菇大小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削好后装在蘑菇篮里,上面盖着纱布,挑到收购站去买。好的蘑菇自己都是不舍得吃的,那些削下来的蘑菇蒂头我们就拿回家烧汤吃。那时候蘑菇的价格大概在2—3块左右一斤。相比其他物品的价格还算贵了。蘑菇炒肉片,那真算得上一碗好菜了,一般人吃不起。

      种蘑菇是辛苦的,大人辛苦,小孩也跟着辛苦。但当卖蘑菇的钱拿到手的时候又是开心的。父母时不时会给我们带回一些番烧什么的小吃,在那时算是最幸福的事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頭子光光腳似丁,只宜豆腐與菠薐。釋迦見了呵呵笑,煮殺許多行腳僧。 与妻每每去菜场,少不了买一些菌菇,诸如香菇,平菇...
    艾冰台阅读 859评论 0 3
  • 这册1836年由日本博物学者毛利梅園的工笔画《梅园菌谱》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一种奇特的物种:菌类,分为木蕈类,地蕈类。...
    风土国际阅读 465评论 0 0
  • 距离看完《爱在黎明破晓前》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吧,终于又看了《爱在落日黄昏后》,虽然男女主角聊了一个半小时的天,但...
    笨企鹅娜娜nn阅读 859评论 0 2
  • 大都市的上班族,经常把休假、旅行作为疏导压力的方式。可是逃离现实只是安慰剂,周而复始的压力仍然会不断碾压生活。我们...
    Di的漂流阅读 3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