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喜欢追根究底,那么他就与机会擦肩而过。有时候,失去一次机会,仅仅是因为一个乌龙事件。
当我正在处理事情时,下属给我发来消息,是一个面试官给她发的两条消息,大致意思是说他的领导说这个人不适合他们部门,建议推荐给另一部门。
她理解这个人是昨天通过面试的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感到为难,要怎么和他说明情况,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有损公司形象,于是她向我反映了情况。
初看我也有些诧异,不知他们部门为何做此决定,但不管怎样,也需要了解一下情况,前后打脸的事并不常发生,即便取消也得有个说法。
于是我直接找了部门负责人确认此事,他很快就给予了反馈,有一处细节是,他说这个人用的是“她”,而通过面试的是个男生,并且他说的原因也对不上。
我好像知道原因了,说的根本就是两个人,只是不知是他的下属搞错了,还是我的下属理解错了,总之,事实与想象差距甚远。
搞清楚原因之后,我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庆幸,终是没造成损失,但却值得下属以后注意,避免未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原来,中午我给这个部门推荐了一个人,属于比较高端的人才,但缺少职位要求的某种经验,故不合适此岗位,我已清楚了这个原因,并将此事翻篇。
殊不知面试官不知如何所想,又追加了两条消息,也就是文首提及的内容,许是想给我一个交待,故搬出了他的领导意见,然而,他却错发给了我的下属。
她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就想当然的认为“这个人”就是面试通过的那个人,加之对方有些犹豫,她也就想放弃了,这样“皆大欢喜”。
好在,她向我如实反映了情况,而我发现了这是一起乌龙事件,赶紧告诉了她实际情况,并让她继续跟进此人最终的决定。
如果正如她所说:“要不是你告诉我事实,我就打算不再与他联系了”,那这个人就莫名其妙地与公司擦肩而过,而她仍需付出精力去寻找替代者。
仅因面试官的粗心,将发给我的消息发给了她,而她又想当然的觉得所指是面试通过的人,差一点就把这个人放过,而真相是那么的讽刺。
所以,最近我都不打算帮他们协调,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面对,也是减少不必要的传话,避免类似的乌龙事件,看来是对的,但无论如何,都需要确认事实。
任何事情都不要想当然,都需要刨根问底,才可避免乌龙事件的发生,才不会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