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一直是爱看电影的我们津津乐道的盛会,补片子,猜奖项,乐此不彼。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终提名名单将于当地时间1月14日公布,在金球奖之后,颁奖典礼将于今年2月28日在杜比剧院举行。所以最近,我的补片功课又开始了。
《卡罗尔》:“想要”的代价。
本以为一个孩子又将阻挡女主角Carol追求自己幸福的脚步,同《昼颜》那样。可是没有。Carol勇敢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也给了女儿相对正常的生活。很喜欢影片的色调,整个一种旧胶卷底片的味道。全片的叙述比较平,除了不多的几次Carol情绪失控算是略有起伏。我觉得这可能是吹毛求疵的一点不足。也正因为有这样的铺垫,最后Carol决定放弃女儿的抚养权,颤抖着将决定说出来的那段颇让我心疼。
要一位母亲放弃自己的骨肉,何等艰难。不过我也很庆幸,庆幸Carol忠实于自己没有被现实束缚,也没向生活屈服。而这份自由的代价,她虽心疼却不后悔。
凯特女王很有范儿,举手投足之间皆是想要又必须克制的精致演技。
《丹麦女孩》:历史的先驱终将将自己化作洪流的一束。美丽之下的是什么?
超5星好片。标准英国范儿,克制、精致、细腻、娓娓道来。不论是故事本身,拍摄手法,画面的色调,镜头的运用,男女主角的演绎,配乐都是一流的。小李子请节哀,接着陪跑吧。小雀斑是怎么能把他脸上的每块肌肉都控制的如此精妙的?学院最佳电影、男女主角、剧本、摄影、导演、音乐提名应该都会有。
镜头真心美死了!浅景,微距,突出细节,虚化背景。最妙的地方是小雀斑花钱去看女的那啥(卖艺不卖身那种),隔着玻璃,然后通过镜头的聚焦变化来描写男主的心理。当镜头把焦点对准小雀斑,玻璃上映出的画面就跟他老婆画里lili重叠了。这个手法,我太爱了!
女主真心牺牲了好多,爱一个人可以爱到如此。相比之下,小雀斑演的男主就看着自私了。第二次手术前,lili痛哭流涕,或许不单是因为他即将摆脱错误的性别,还有对自己妻子的愧疚吧。他说他不配拥有她如此的爱,的确。
配乐……嗯……配乐很有质感。搭配上油画一般的画面,有一种说不出的质感。金属般有力,却又优雅得如同一位女子。很喜欢这片子的配乐。
至于导演,个人觉得导演意图的呈现没有《国王的演讲》来得那般流畅,可能《丹麦女孩》本身就是挺有争议的,你可以说男主追求真我,也可以说他自私。不如《国王的演讲》那么一致。不过导演独特的幽默在《丹麦女孩》里也有体现。这个节奏是导演擅长的节奏,这次的奥斯卡最佳导演估计也会有提名。
前几天看了关于《丹麦女孩》服装的解析后着实印象深刻。每一套都讲究精致,忽然觉得奥斯卡服装这个奖,该片也会有提名的。2333
《云中行走》:这是法国式的浪漫情怀。梦想,只要去努力总会实现的。
为了梦想离家出走。即使是这样老套的桥段,可却是每一位家里反对,可坚持实现梦想的梦想家都会做的事。
该片很有《天使爱美丽》的味道,Jazz很亮又很有《芝加哥》的味道。囧瑟夫为了演好这个法国人也是蛮拼的,一口法国口音的英语驾轻就熟。
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阻碍,而这些阻碍则会成为梦想实现那一刻所有奔腾的情绪。这些是梦想家们为之努力的原因,男主角亦是如此。相信所有正为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奋斗的亲们都会感同身受。
如果,你碰巧又能遇到一群不论顺境逆境,你脾气好或者不好的时候都支持你的小伙伴,那真的可以算是幸运了。男主角就有这样一群伙伴,虽然有不靠谱的。
良师+益友+梦想+努力实践、契而不舍,我找不出这部电影不好看的地方。当菲利普来回在世贸间的钢丝上来回行走的时候,我真的捏了一把冷汗,因为预告片里是有钢丝出问题的镜头的。还好,表演顺利完成,一路被警察带下来,一路掌声响起。美国这个社会还是宽容和友善的,法官给予他的惩罚真的不算惩罚,很窝心才是。
很暖心,很感人,很有煽动性的一部片子。奥斯卡一直很青睐这类影片,相信会有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且个人觉得很有获奖的可能性。看了《丹麦女孩》《卡罗尔》和《云中行走》,可以说《云中行走》最有冠军相。在看这个之前,我可是绝对支持《丹麦女孩》的。
好难取舍。难题就交给评委。今年2月的竞争会很激烈,就看有没有提名了。打算22号上映以后再去电影院刷一遍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