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贫贱,勿志移
--写在金婚时节
苟富贵,勿相忘。
说这话的,好像是陈胜,是不是他,不想去过细研究。但这话听起来确实在理。
当然,这是朋友间的许诺和期望。对素不相识的人,没必要说这话。说了也没人听、没人信。
注意,“苟”,是如果。
如果,连词,假设关系。与义相同相近的,多了去了:假如、倘若、要是…
就陈胜本人的境遇来看,说白了,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空想社会主义。
幸亏用了个连词“苟”,否则,岂不贻笑大方?
把陈胜的空想主义放到一边。看看婚礼上那些千篇一律、却从未放弃过的流程:
牧师:你愿意娶她吗?无论……
新郎:我愿意
牧师:你愿意嫁给他吗?无论……
新娘:我愿意
……
一连串下来,是不是含有“苟富贵,勿相忘;若贫贱,勿志移”的全部教义?
不要小看西方牧师式的步步逼问,敢于在婚礼上当着大众承诺一句:我愿意!是要有勇气、有担当的。也就相当于东方的对天发誓。注意,“无论"背后的省略号,并非只是美好的一面,紧随在它后面的似乎大煞风景的预况,才是让新人重点发誓的真谛所在。
可现在有个新词:七年之痒。与七年之痒相呼应的还有哪些,则有所孤陋。也许很多…
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当初那句我愿意是随口应付的?
好在违背誓言的是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平平淡淡才是真。
相濡以沬走过五十年,怪不得会以“金”字形容。
金,在这,决不是指多金。
正因了不是多金的日子,能相处下来,更显这婚的坚韧和顽强。
本来,也想学大佬们那样豪华一把。把个难得的金婚小庆一下。可妻不同意。在她看来,这很平常,没什么可张扬的。
于是,先给她买了个8+128G、68W快充的手机。让她替换掉那个蓝绿兄弟出品的4+32G的0pp0,说是32G,自带软件就占了几乎八分之七,没几天就打开不了视频。可她说太浪费了。儿女们劝说了几次才依依不舍的将卡换了。
用着新手机,看视频流畅无阻,还能不时捡个红包,那高兴劲完全展现在了脸上。
首饰什么的,陆续买了。只是将断了脚的耳环去加价换了个新,其他无需重置。
特地叫女儿开车去隆回北面副中心买衣服,不想多买,选了几件再也不愿去试。
这就是妻,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50年的妻。
当初,应时顺誓的婚礼,没有排场、也没请专门的婚庆公司,更不用说去什么教堂、请什么牧师逼问发誓了。
没发过誓的我们,相处倒是融洽。七年之痒也设体会过。
“富贵相忘”,说的是电视里、远方人。
没富贵的我们,自然不存在相忘一说。
有的,只是“苟富贵,勿相忘”的下一句:
若贫贱,勿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