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如何推进
参加2019年德州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培训活动学习体会
初二语文 张颖
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是国家层面的2017年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还是民间的周围人的行为,都把阅读作为重要的事情来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只有在阅读的实践中才会学会阅读。意识层面我们已经有所提高,但是面对整本书,我们似乎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带着学生们走进书中,如何引导学生们学会阅读的技能,如何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2019年10月30日至31日,有幸和董迎春老师参加了德州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培训活动。 聆听了江苏省江阴市的语文教学能手张年老师的《朝花夕拾》阅读分享课、江阴市特级教师徐杰老师执教的《西游记》导读课2以及德州市四县区教师执教《西游记》之《女儿国》《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观音院》的导读课。通过这次的学习总结出以下心得。
首先,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教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在培训会上,江苏省江阴市语文教学能手张年老师用他的实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果我们要领着学生们读一本书,教师首先要对这本书十分了解,从文献的查阅,到不同版本的对比,到这一些类其他作品的阅读,再到所选定版本的多次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现了对文本的透彻了解,教师最少将文本阅读了五遍,教师将整个文本的脉络理清,教师将文本的写作特点有了清晰的了解,教师做了详细的批注,教师能把握文本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教师甚至能将文本倒背如流,教师对文本有了充分的感悟……可见,教师是下了怎样的功夫的。正是因为下了这样的功夫,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老师才能够在引领学生阅读时得心应手。“如果教师没有事前的阅读,怎样让孩子读起来?如果教师对这本书没有自己的感悟,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文本有所感悟呢?”这是徐杰老师在报告时问出的一句话,我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时常问问自己这一句话。所以,学生阅读,从教师做起。
其次,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我们到底要以怎样的的形式来进行?在此次培训中,培训方以很好的情景带入的方式让我们去体会:最好的形式就是活动。德州九中的林霖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三调芭蕉扇》主题活动中,课堂围绕"趣"与"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林老师首先引领学生试读文中孙悟空、牛魔王等人物之间的对话,体会这其中的趣味,继而由趣提炼出重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再次引导学生感悟其中发人深省的道理。真可谓:至趣至理读《西游》,亦真亦幻品诗书啊!在活动中,多种形式的读、小组合作、辩论会……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活动带给学生的成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要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方法,学会感悟,学会合作。
最后,整本书阅读教学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课型?江阴市特级教师徐杰老师归纳总结了整本书教学的12种策略:感知提炼、问题驱动、品味选段、对比分析、读写结合、选点突破、方法指导、归类分析、回读体悟、话题讨论、读为前提、活动丰富。徐杰老师还指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大致流程是导读--自读--交流--延伸,每一个时段都有一定的课型,导课课、自读课、推进课、交流课等。这些课型都有一定的设计目标,有自己独特的实施方式。
导读课,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这本书“哪里好,我们准备去看看”。因此,导读课上以讲授法为主,具体给出一些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此书的大致内容、书的基本框架、书的过往评价、书的历史价值、书的经典地位……总之,只要能让学生产生“想读”的愿望就好。
自读课, 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这本书“哪里好,我们如何去自读”。既然是经典,就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于是,教师可以示范欣赏、可以组织样本研究、可以评议分享。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章,和学生一起看看,老师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欣赏结果,并在展示过程中适当总结欣赏方法。这些示范,都是为学生之后自主欣赏提供借鉴。
推进、交流课, 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这本书“哪里好,我们都来说说看”。很明显,此类课的教学模式就是开放的茶馆、沙龙、论坛。允许大家各说各话,互相补充,相互指正,也可以进行反驳批判。大家都是读过书的,都有话语权。教师就是辩论会的主持人,也是话题讨论的参与者。谈话法,就是最主流执教方法。
“整本书阅读”,原本不是“课”,不需“教”,自己静静读,读完就好。如今是“课”,要“教”,就要充分发挥“教”的作用,上出“课”的味道。“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启发,就在于激活,执教中不要贪多求全,可以瞄准三个关键词,带学生踏上阅读之路。第一个是“欢喜”。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有欢喜心,课后自然就会去读。第二个是“惊奇”,让学生感到意外,想知道更多,课后自然就产生探索的动力。第三个是“疑惑”,让学生感觉困惑,暂时无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阅读就是发现之旅,就是探索和寻找答案的历险。
总之,我觉得整本书阅读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想给孩子一瓢水,老师就应该具备一桶水”!看来,想要上好这样的课,教师的阅读量必须要很大才行 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奔跑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