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同事过来串门,说一本好书,读后很有感触,说哪天拿到单位来让我瞧一瞧。
话说过去,就过去了,当时也只是呵呵一下而已。
不曾想,第二天,同事居然把这本书拿了过来,很是厚实的一本书:王朔写的《起初.纪年》。
对于王朔,之前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感觉就是一个京撇子。
后来,有了变化,是看锵锵三人行中一些对话,是个敢讲真话的真性情,特别在这个时代还是很不容易的,关键是他对一些人,一些事的观点很是到位,甚至一语定音。
于是,渐渐放下了成见,再看他也变得不是当年那般的可恶讨厌了。
摩挲着这一本厚厚的书,也就不再反感,翻开慢慢读了起来。
从自序部分开始,就认定这是一本很是难读的书,不仅仅是内容苦涩,行文也是天马行空,看到书评的高度美誉,不知是贿赂了,还是莫逆之交,还是自己浅薄了,或许是后者吧。
印象最为深的,就是“内”字,说的是北京方言,而中原地带,一般发音是说“那”字,“那个什么”“那个事”,北京方言就是说“内个什么”、“内个什么事”,于是乎,通篇文章里充斥着“内”“内”“内”,或许是北京首都的优越感吧。
我这里有个疑问,北京方言实际源头应是东北话,也就是满人的音译……
不想往下说,否知就牵扯到民族大业了。
另外,就是看来前面的几个章节,说的是“上”和大臣们,反击匈奴前的战争准备,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又细致入微,再现了当年那段史诗背后不为人知的幕后场景。
就写到这里了,关键是没有看完,更没有看懂。
读《起初.纪年》有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