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狂,在百度词典里被解释为一种极少见的精神病。又称妄想狂。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固定的妄想,内容多为猜疑别人对他有恶意。除妄想外,其他表现均无异常。 这种官方的解释可能源自于精神科医生们得出的学术结论。 而我作为一个偏执狂,在历经痛苦的情感挫折,遭遇社会的毒打以及工作的郁郁不得志之后,源于想要成长和克服自己内心恐惧的想法,对自己进行剖析总结,最终有了这样的诠释: 偏执狂们的内心,比常人更加的敏感脆弱,他们比常人更加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所以他们总是喜欢表现得特别坚强,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为什么我们身边会有偏执狂?
由于内心更加的敏感脆弱,在偏执狂眼里,失败和挫折无疑是很沉重的打击。对于对自我要求比较高的偏执狂们来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如果遭受了质疑或者否定,完全就是在给他们宣布死刑! 他们在小的时候,恶劣的成长环境中如果处于一种弱势方,在遭受了欺负和欺压,并且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的话,很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心理:“我要变强大,我不要被任何人骑在头上!!” 这总心理动机将伴随着他们直到长大。 这个社会中,拥有偏执性格的人并不罕见。
偏执狂们的语言有时难以被周围人理解,因为他们过往的经历让他们很想摆脱困境,希望靠自己努力争取到更好的处境,所以有时候他们表现非常情绪化,让别人觉得他们的思想很极端。我作为一个偏执狂,为了想要得到外界的认可,曾经一度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学习、锻炼,并且总是语出惊人。 回想那段时期,其实我经受的痛苦,远远要比取得的进步要多得多。 因为我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作为生产一线的职工,身处体制内这个大染缸,六年的时间我见到不少明明没有自己那么拼(也不排除有的人在默默的努力),却比自己更快的取得工作进展,更早的获得职位调升机会的人。这无疑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我这个当事人来说,如同周围每一个人都在否定着那个故作坚强,表现得非常积极的自己。甚至一度怀疑那个态度积极的自己,可能在他们眼里特别的可笑吧? 这又让我对于很多关系的处理上,显得更加笨拙。
人在经受痛苦的时候,总是会去寻求出口的。所以我从未停止尝试去从其他地方找到控制感,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看书学习。 我偏执的认为我只有比别人更加努力!
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偏执者们,往往会感觉到更多的孤独感。因为他们不仅对自己严苛,也容易把对自我的标准投射给对方。但是他们喜欢忽略事实: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那样干劲十足,而且大家都有着自己的作息节律。 所以,大多数人在面对偏执狂的鞭策时,都觉得对方有点不尊重自己。因为较真,一厢情愿的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着想,所以这也影响了偏执狂们跟别人的情感关系,让他们在外面难获得深厚的情谊。
其实,很多偏执狂都能取得非凡的成绩。我们的社会不乏具有影响力的偏执狂,偏执狂虽然有性格缺陷、有不足,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靠后天的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 “第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功夫明星”,“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没错,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哪两位吧。 好吧。。这两位走得太早,那我再列举点两位:“苹果之父” “无厘头喜剧电影演员兼导演” 。是不是很熟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光辉璀璨的人生中免不了要得罪到一些人。但是,正是因为坚定的跟随着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让他们不断的完成自我超越。
偏执狂,如何打破人生的桎梏?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也没必要要求自己像那些大佬们一样具有非凡的影响力,被世人敬仰。不过,我们至少可让自己变得比过去更加优秀,更加强大。我们要明白,即使我们身上有很多缺点,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成为优秀的人。拿破仑只有侏儒一般的身高,却并不影响他统领军队,征服当时的欧洲。
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而不是逮住自己的不足耿耿于怀,你要知道这个世上有那么多的舞台和机会,如果在一个环境中发挥不出我们的潜力,那就去寻找新的环境!如果总是想着要先去提升自己的短板,对于偏执狂的我们可能会陷入到更多的痛苦和挣扎,荒废自己一身武艺。 所以,当你的领导这样教导你:“你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别人学习,改进自己的不足。” 你大可以听听就好,因为你要知道,你的这位领导也有很多的不足,但并不影响他能当上领导,我们不可能因为别人会演讲,我们也要去练演讲,别人精通各种计算机办公软件,我们也要去掌握学习各种软件吧,累不累?拿别人的优势来跟自己的劣势比? 朋友,你有被洗脑了吗?
如果我们的优势还不足以成为我们得以傍身的技能,那就去不断的打磨它。给自己点耐心,不要急躁,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决心和毅力!只要你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面对外界任何的质疑和否定,都撼动不了我们的内心。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跟你一样的人在负重前行。孤独,可能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找到内心的归属。只要你愿意,已经走在你前面的同类们,会很乐意拉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