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薛谭学唱歌
古时候,有一个叫秦青的人,他是著名的歌唱家,收了许多徒弟。 其中有一个叫薛谭的,他聪明好学,进步也快,秦青很喜欢这个徒弟, 准备把自己所有的演唱技巧都教给他。
一天晚上,秦青正要睡觉,忽然薛谭敲门走了进来说:“老师,我已经掌握了唱歌的全部技巧,所以我想明天告辞回乡。深夜打扰,是来感谢恩师对我的教诲的。”秦青很惊讶,他知道自己并没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薛谭,而且唱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薛谭学唱的时间这么短,怎么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呢?秦青沉思片刻,并未挽留,只是说: “既然你已决定回家,那么,明天我为你送行吧。”
第二天,秦青在大道边上摆了酒宴为薛谭饯行,他说:“弟子回乡,为师高兴,让我为你唱一首歌吧!”说完,他打着节拍,唱起了古人送别的歌。(那歌声慷慨悲壮,萦绕于林间水畔;那歌声高亢激昂,响彻天空,妙到了极点。那歌声仿佛感动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四周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连白云都静止了,只有歌声回荡在四面八方。)
薛谭听着听着,惭愧得羞红了脸,急忙跪在老师的身边,叩头不止。秦青也十分诚恳地说:“学无止境啊!凡事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薛谭不住地点头,把老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从此,薛谭在秦青的身边刻苦学习,继续深造,再也没有提起回家的事。
——根据《列子·汤问》改写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人研究。文中指薛谭对如何唱好歌不做深入钻研。
(2)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文中指薛谭对如何唱好歌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2.用“——”画出描写秦青歌声的句子,再写写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那歌声慷慨悲壮,萦绕于林间水畔;那歌声高亢激昂,响彻天空,妙到了极点。那歌声仿佛感动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四周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连白云都静止了,只有歌声回荡在四面八方。
我体会到了秦青的歌唱得好,很有感染力。
3.“薛谭听着听着,惭愧得羞红了脸,急忙跪在老师的身边,叩头不止。”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对薛谭进行描写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是从薛谭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描写的。从中我体会到了薛谭已经知道错了,他明白不该自以为是地认为本领学到家了。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学无止境,凡事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